.

微科普鸡西市中医院口腔科徐朝勋主任提醒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拔牙患者,向医生隐瞒了自己的各类疾病史,导致拔牙后诱发了本不应出现的并发症。这与患者对牙科的认知不全、急于求治的心态有关。医院口腔科徐朝勋主任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与拔牙密切相关的疾病。

女性月经期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拔牙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如果患牙疼痛只有拔除才能止痛,则应在止血措施的保障下才可拔牙。有研究表明: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女性妊娠期

妊娠期间一般不进行拔牙。因为妊娠1-3个月拔牙可能导致流产,妊娠6-9个月拔牙可能诱发早产;如非要拔牙,在妊娠3-6个月内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在这个期间拔牙,还应注意麻醉剂中不可加肾上腺素,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要好;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

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和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严禁拔牙。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长期服用肝素、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药的要先行停药3天再拔牙。

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在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在毫米汞柱以上的,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这些患者应先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好后拔牙。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人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病情重者应暂缓拔牙,对于必须拔牙的,应请内科医师会诊,术前服药数周控制血糖稳定(一般拔牙适应症要求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拔牙手术前后应使用抗生素以防并发感染。

肝、肾疾病患者

急性期肝炎或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应暂缓拔牙,因为此类肝病可导致术后出血不止,必须待疾病好转后,并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再行拔牙术;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肾功能衰竭;一般肾脏病较轻者,拔牙前应注射抗生素,以防拔牙造成的暂时性菌血症导致肾病急性发作。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此类病人可因感染、手术、焦虑而引起甲状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贸然拔牙。如必须拔牙时应做详细检查,使其基础新陈代谢在+20%以下,脉搏每分钟次以下,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类血管收缩剂,手术前后应服用抗生素。

急性传染病患者

严重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疲劳都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延迟伤口愈合,合并感染,因此应暂缓拔牙。

器质性及功能性神经疾病患者

有这种病的患者,应考虑术中及手术后诱发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如必须拔牙,应在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并治疗后才能进行手术,术前还应给予镇静剂。

放射性治疗的患者

肿瘤患者禁忌单独拔牙,而应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连同患牙整块切除;在放射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年内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疗后若必须拔牙时,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牙齿急性炎症的患者

必须等急性炎症控制后才能进行拔牙。如在患牙区有经久不愈的溃疡、肿物时应先取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后再拔牙。

血液病患者

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坏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患者,如果贸然拔牙,很可能因自身凝血功能不足而出现术后血流不止的情况,因此要避免拔牙。对于有长期贫血史、自述日常状态良好者,应做血常规检查后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血红蛋白在80g/L(8g/dl)以上者可拔牙。

综上所述,徐主任指出,拔牙前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疾病史,对拔牙过程中规避风险尤为重要。这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史,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或做好相应准备,如选择合适的麻药、停用一些抗凝血药、是否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牙等等。

推介专家

徐朝勋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医促会口腔健康分会委员、鸡西市医学会口腔医学会委员

口腔科

擅长各类活动、固定修复治疗,以及各种复杂固定、各种残根残冠保存修复

擅长口腔粘膜病、牙周病、及疑难根管治疗

擅长阻生牙、埋伏牙、困难牙、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及头颈肿瘤的诊疗。口腔种植外科

手机:

办公—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室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岐黄圣手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hys/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