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心脏好不好摸一摸身上这5个地方

心,是身体运营的中枢,也是被赋予最多情感的器官。虽然心脏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很多人认为只有到了中老年才需要养心、护心。

其实爱护心脏要从年轻时的生活点滴做起,例如日常通过检查身体的一些表征,就可以自我发现疾病的潜在征兆,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教你一套“心脏自检法”。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王显

1

摸脖子

研究显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对此,王显介绍,颈围是衡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关键部位,从临床经验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而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王显表示,脖子两侧分布着颈动脉,我们可以在喉咙突出部分两侧大约5厘米的地方,触摸到它的跳动,同时还能感受到血流的速度及血管的软硬程度。

每天不妨摸摸自己的脖子,并定期测量颈围,具体方法是: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

如果颈围超标,在空闲时做一些颈部紧致操,比如前后左右点头、度旋转活动脖子等,减少脖子赘肉堆积。

2

摸手腕

“脉搏跳动的正常与否与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王显表示,对大部分人来说,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而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需要注意的是,如体力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能会暂时增快,但稍加休息便会恢复。

王显建议,患有“三高”的人不妨每天给自己摸摸脉,并记录下脉搏跳动情况。

具体步骤是:平躺静歇3分钟,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内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

如脉搏跳动均匀,且频率维持在正常水平,说明心脏情况基本正常。反之,如果脉搏跳动不均匀,或跳动频率高于低于平均正常范围,则需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就医。

3

摸肚子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

王显表示,肚子大的人在医学上称为“中心性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导致人体脂质代谢紊乱,加大心脏病的风险。同时,由于腹部脂肪与内脏离得很近,很容易转移至肝脏,或随着血流堆积在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

王显建议,一旦发现腰围超标,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医院做血脂和血糖检测。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腰围,并谨记以下“瘦腰秘诀”:

行走时注意收紧腹部;

工作半小时一定要起身走走;

戒烟限酒;

少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每餐七分饱;

多做快步走、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等有助心肺功能的运动;

养成定期量腰围的习惯。

4

捏脚踝

我们的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是脚部与人体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流经静脉回心血液。

当心脏不能好好工作时,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表现为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水肿症状。

检测方法是: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通常不能立即恢复。出现这种情况时,须及时就医做下肢超声检查。

王显建议,每天不妨抽点时间做做踝关节运动,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保护心脏。具体方法是:

站立旋踝,一脚站立,另一只脚旋转画圈,双脚交替进行,每次10分钟左右。

交替踮脚,两脚脚尖前1/3脚掌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踮起脚尖,放下,重复20次。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脚踝时切忌用力过大、过猛,以防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5

摸耳垂

日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程度也在增加,其中,耳垂皱纹明显者动脉硬化程度也较重。存在耳垂皱纹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无皱纹者的8倍。

在王显看来,耳垂为身体末端部位,对缺血相当敏感。动脉硬化时,耳垂发生微循环障碍而出现皱纹。从临床上看,很多冠心病人耳垂都有不同程度的褶皱。

因此,建议每天洗漱时,多   红黄绿白黑搭配好:红指葡萄酒,每日50―毫升;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日1小碟;绿指青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10克。每天喝牛奶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喝三杯“安全水”:第一杯是在睡前半小时喝的凉开水;由于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多发于午夜2时左右,患者应在深夜醒来时饮下第二杯水,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或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时;第三杯水安排在清晨醒后喝,这杯水非常重要,可稀释黏稠的血液。

  坚果是心脏的最佳零食:有研究表明,每周进食2次杏仁,每次一把(30克)左右,大约20—25粒,长期坚持,患心脏病或冠心病的几率就会降低50%。

  多点幽默感: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比较没有幽默感,或在面对尴尬场面时通常不会利用幽默解围。即使是遇到开心的事,也很少发笑。而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比那些内向的人往往更容易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带计步器快走:人在快走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脏。

  深蹲起是最好的“心脏操”:动作要领是:先做下肢屈伸,放松腿部及脚踝,以防损伤。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钟左右,两手收回,叉腰缓慢起身。重复下蹲10至15次,每天可进行一至两遍。整个过程中注意呼吸配合,避免猛蹲猛起,以防出现头部缺血现象。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给心脏减压,别让你的心脏太累了。如果心脏累了,会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你:做一些轻微活动或仅仅是安静地待着,也会感觉呼吸短促,这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阵阵酸痛,这可能是冠心病的表现;鼻子硬邦邦的,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我们一定要警惕心脏发出的信号,早点采取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hys/81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