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姜力骏
心脏瓣膜传统外科手术需要正中开胸,胸腔镜辅助微创右胸小切口手术仍需要侧胸切口,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打开心脏直视下手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对病人的创伤较大,并发症也较多。微创介入手术是指经股动静脉或左胸,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瓣膜置换或修复,创伤小,基本无刀疤,不需要体外循环。微创介入瓣膜手术和胸腔镜辅助的微创手术相比较,是更接近老百姓理想的微创方法。下图是微创介入瓣膜手术和传统外科手术比较的原理示意图:
注:前2图是微创介入方法,后2图是传统和胸腔镜辅助手术示意图
微创介入的瓣膜是生物瓣,使用寿命有限,因此,年轻患者(年龄小于
60
岁)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目前对于
65
岁以上患者,手术风险高中低危都可以考虑作微创介入手术。近期两位八十多岁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炎,心衰,肾衰血透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植入主动脉瓣,术后都可以顺利康复,术后
3
月随访效果良好。
目前国内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可以进行介入瓣膜置换,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进行介入瓣膜成形或置换。二尖瓣狭窄还没有临床应用介入瓣膜置换。三尖瓣关闭不全可以进行三尖瓣修复或置换。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瓣膜和心血管解剖是可否微创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每一例瓣膜病患者术前需要作增强ct进行个体化评估,对于解剖不利患者,需要慎重考虑或排除微创介入手术方案。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脏手术都有风险。对一个患者来说,手术风险要么是0,要么是%。因此,患者需要认识到微创介入封堵的另一面,手术风险问题。首先,微创介入手术效果不完美,可能残留瓣周漏,需要安装起搏器,瓣膜移位带来的远期不良反应等。第二,在瓣膜植入时发生瓣膜脱落,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冠脉堵塞,循环崩溃等,这些情况都需要紧急体外循环和开胸抢救,有抢救无效死亡可能性。因此,微创介入手术导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都需要在术前详细了解,并和专科医生充分沟通。
总之,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治应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决策的过程,需要考虑瓣膜类型(机械瓣和生物瓣)和治疗方法(传统还是微创介入)相关的终生风险和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