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字文第26集

64:51

《千字文》(第二十六集)

张清泉教授主讲

台南极乐寺

/10/25

好,刚刚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项目是从修身切入,而不是从格物致知,问题在于修身是比较具体的,比较具体可循,掌握得到。修身从哪里开始修起?之前说过了,从两方面:一个是言语,一个是行为。我们常常在讲,现在有一些是家庭本身就有家暴,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也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当然如果言语暴力,只是冷言冷语嘲讽,或者是恶口,这些警察是没办法去管那么多;如果涉及到行为暴力,这就有法可管了。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家庭里面、在社会上,修身就是从这两方面,从言语、从行为上面,从口业、从身业。所以传统讲的修身,不只是身业而已,还包括口业。

口业,之前我们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口业清净。学了诗,至少你讲出来的话都能够出口成章,不是脏,不是肮脏,是文章的章,就温柔敦厚,就算要骂人,骂人也不带脏字,最高明的是这样子。那是文明的社会,骂人的人跟被骂的人,大家都读书,所以不用带脏字,就可以达到什么?言在此,意在彼。其实我们很多成语都是环环相扣,指桑骂槐,这就是不带脏话、不带脏字。所以从言语上面去修。

再来从行为上面,“不学礼,无以立”。从诗、从礼,这是修身。但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因为言语,口业跟身业,它的源头就是我们的意业,都是心。所以看儒家跟佛家在这一个部分也是相通。讲唯识里面,五个门前做生意,一个在家出主意。讲的是什么?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在门口做生意,一个在家出主意,第六识,意业、意识,就是被心所指挥的。所以欲修其身,要正其心。

这个上次看过了,我们再快速的扫描一下。面对问题能够随机应变,不再患得患失;优游自在的活在当下的每一刻;对于争斗不再感兴趣;不再杞人忧天;不断如潮涌般生出感恩的心;还有,产生跟自然万物密不可分的亲切感;经常出现微笑;渐渐的让事情自然发生,不再强求;对周遭的关爱感受不断增加,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将它散发出去,这就是内心安宁的征状。你心正了,就可以从这几个现象来观察,看我们的心是不是安宁了。安宁就是正,正则安宁,不正就不安。

所以说要改变我们的心,我们没有办法用相同的现在可以得到不同的未来。什么是相同的现在?都是我们的老习气、都是旧习气。你的生活起居、生活作息都不改变;你习惯你那些讲话的模式;你习惯你那些思惟的模式,碰到事情都是责怪别人、都是别人错,都是别人的错,我不可能错的,永远都是旧习气在那边指挥我们的一切言行,这样怎么可能得到不同的未来?所以要改变,改变就是把坏的改掉。不要画错重点,不要把好的改掉了,坏的没改。现在台湾很多改革就是这样,不该改的都改掉了,该改的都没有改。

所以命运,命跟运这两个字分开来看不一样的。命运就是一种惯性运动,而这个惯性运动就跟我们佛家讲因缘果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所谓的惯性运动就是直线进行。太空当中,动者恒动,静者恒静。那动就是直线的方向,必须要有外力才会转移方向。这个外力,碰到这个外力,它就往这边去;又碰到外力,就往这边来;再碰到一个力量,就动来动去、动来动去。所以命运命运,命就是惯性。我们讲宿命,宿命就是过去已经种下的因,那个因无法消失。我们讲因果的时候那个因,恶因善因,那个恶因也不可能消失,除非你断惑,断,断除了这些恶种子。所以因为有那个因在,就会产生那个惯性,习惯这样子,我就是这样子,那过去种下的那些因。所以你要改变,那个叫做运,那个叫做缘,是改变的力量。你给它缘,给它善缘,善因你给它善缘,它就结善果;恶因你不要再给它恶缘,它就不会结恶果。所以命运最重要的关键在后面运这个字,就是运转,转运,要改变,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在缘这个地方下手的话,一切就是命定了,就按照过去的宿命了,袁了凡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都读过《了凡四训》吧?所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就已经过去了,未来,未来在我们的手中。

这些大家之前也看过了,我们再快速的浏览一下。要关照我们的思想,因为思想会变成语言;也要关照我们的语言,因为语言会变成行为。你常常讲,讲那一句话说我打你、我打你,有一天你就真的打他了;我杀你、我杀你,有一天你就真的杀人了,所以有些话不要当成口头禅。或者常常讲,你去什么什么,你去怎样、你去怎样,那种话都不要养成习惯,因为最后你说久了就会变成真的了。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hys/81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