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门户站都纷纭报导福州1名5岁女童毛毛,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年,医院住院治疗,手术成功,恢复不错。但是,年9月,毛毛再次入院检查,被查出感染艾滋病毒。经检查,她的父母都没有感染艾滋。家人在排除母婴和性传播后,认定毛毛8医院手术输血是“罪魁祸首”。现在,福建省卫计委已确认在给毛毛供血者的8个献血者中,确切查出1个得了艾滋病。手术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虽然存在几率问题,但是这件事还是值得引发我们的沉思。
在这起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毛毛曾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在多数情况下,心脏手术需要在心脏停跳和无血视野下进行。为达这一目的,心脏手术时通常实施体外循环。由于小儿总血量小,使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对异体输血的依赖程度高于成人。但是在输血进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风险。经血液途径不但可以沾染艾滋病,同时也可以沾染梅毒、乙肝、丙肝等,最后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低下乃至死亡。那末做心脏手术能否做到不输血或少输血,减少或避免这些风险的产生呢?回答是肯定的。
早在年,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河南省率先展开“经胸微创封堵术”,截止目前已完成该类手术余例,均恢复良好。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再珍率先在省内展开了食管超声引导下的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据杨再珍主任介绍:常规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主要有两种方式,1是正中开胸或腋下切口手术,切口较大影响美观,特别是要在手术中依托体外循环,存在着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另一种方式是经血管心脏参与手术,在数字减影的X光机中断投照下,从腿部大血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造影和封堵,由于需要X射线的引导,医生和患者会遭到辐射影响。
而“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是指在食道插入超声探头收集心脏超声信号,然后在心脏彩超的引导下,在胸骨左缘、右缘、剑突下或腋下做一个长约1..5厘米的切口,经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进行缺损的封堵或狭窄处的扩大。在整个过程中,心脏不停跳,不用建立体外循环,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可完成。这样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异体输血,完全避免了输血引发传染病的风险。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天出院)、无需体外循环、无需输血、无X线、造影剂致使的各种不良影响等优点,适用于先心室间隔缺损、先心房间隔缺损、先心动脉导管未闭、先心肺动脉狭窄、先心冠脉房室瘘、各种术后残余分流及瓣周漏、隐源性脑卒中伴PFO(卵圆孔)及其它杂交手术的一部分。
“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顺应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愈来愈多的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点击左下角浏览原文
白癜风的危害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