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朴素的表扬信——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监护室凌晨两点有感而发,为护士点赞!
导语: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行医中,除了医闹和暴力,还有很多发生在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许多患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医者职业付出的感激和对生命相托的信任,给予我们很多温暖和感动,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充满希望和力量。
写在医疗记录单上的感谢信
患者姜先生为护士竖起大拇指
这是一封极为朴素的感谢信,简单到写在一张医疗记录单上,这是一位搭桥术后患者的有感而发,它落笔于监护室凌晨两点,那清新的文字、寥寥数语中流露着患者的真情和感动。12月21日,医院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姜宝先的一封感谢信,火爆了朋友圈,大家纷纷点赞,护士,好样的!同时,大家也为这位心怀感恩的患者点赞,对于医者,这是一份厚重的信任,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示感谢,真切,暖心!
记者见到患者姜先生时,他刚从监护室转到11楼的普通病房,姜先生立刻从病床上坐了起来,一把摘下吸氧面罩,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些什么,显然他有些激动。还没说几句话,眼里就噙满了泪水,嗓子有点哽咽,尽管说话时还带着些许气喘,他还是一口气跟记者讲了很多。
姜宝先,今年64岁,患有冠心病多年,两年之前突发过心梗,所幸抢救了过来。今年以来总感觉胸闷憋气,近来病情加重,听说医院是心血管专科,于是前来就诊。心脏造影显示为左主干加三支病变,病情危重,随时有再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风险,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心外科为其实施了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也就是常说的心脏搭桥,手术很成功,术后转入监护室。
初入监护室时,姜先生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也记不清房间的窗在哪里、门在哪里。随着意识和身体的逐渐恢复,他对监护室开始有所认识,尤其是医生护士们的不辞劳苦、精心照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姜先生身体状况不太好,不仅有冠心病,还有慢性肠炎、前列腺等多种疾病,术后身体很虚弱。医护人员很用心,除了给予专业治疗外,在术后护理上,悉心地给他喂饭、拍背、翻身、擦洗。刚刚做完手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感,姜先生也不例外,一会要坐起来,一会要平躺,一会又要侧躺,只要他一举手,护士马上就到,不厌其烦。
但有一样要求护士并没有满足他。术后的病人是严格控制饮水的,但是不喝水病人又不好受,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就把火气发泄到护士身上,姜先生也不例外,每当这个时候,护士就会温和地跟他说,“大叔,您别生气,这都是为了您好,等过一阵子身体好了,就可以多喝了。”看到护士这般煞费苦心的劝说,心里那个火不知怎么的就没了。
术后第三日,护士按照常规给予灌肠,没想到姜先生的肠胃对通便药物敏感,大便不受控制的排了出来,污染了衣服和身下的被褥,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护士们立刻采取措施,几个人一起用力帮他翻过身来,更换床单、被褥、衣物,一遍又一遍的擦洗身体。姜先生对此连声自责,表示歉意,而护士们麻利工作的同时,也不住地宽慰他,“大叔,您别着急,术后恢复总要有个过程,不要紧的!”一次又一次,护士们耐心的护理和照料,没有一丝责怪和嫌弃。姜先生默默地看在眼里,内心涌起阵阵波澜,这些年轻的护士,可能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大,在家里也都是独生子女,但她们一点也不娇气,不怕脏累,她们的贴心照料早已超过了自己的家人。
凌晨2点,护士做完常规的护理工作后,姜先生却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术后体力没有完全恢复,满怀的感激之情无法言表,于是他向护士要来笔和纸,即兴写下了这一封朴素的感谢信。当姜先生询问护士们的名字时,大家相互笑笑没有一个人告诉他。无奈他只能草草提及几个人的姓,但这只是凭他的模糊记忆,不能代表为他付出的全部医护人员。
次日,姜先生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一次见到妻子,姜先生第一个动作就是竖起两个大拇指,他说,“这里的医疗技术一流的,这儿的护士好样的!”姜先生还表示,自己一向喜好书法绘画,他回家后,还要工工整整的写一封像样的感谢信送来。不过还有一点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至今仍然不知道这些白衣天使的名字。
医者和患者之间,总有那么一抹温情让人心存感动,总有一些平凡的人让人心生敬佩,这个冬天,我们倍感温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