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不停的跳动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组织,并带走代谢废物,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年,全球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占到全球死亡总数的31%。
如何避免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的健康呢。其实可以通过4组指标来看。
1
血压
心脏每时每刻不停歇,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血管,就像水泵一样。如果血压越高阻力就越大,心脏的负荷就越大,于是,心脏不得不更加用力地工作。长期下去,心脏会不堪重负,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心脏病。
对照看一下,你的血压怎么样?
1、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较稳定,正常范围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2、普通高血压人群血压应降至:/90mmHg以下;
3、糖尿病或伴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应控制在/80mmHg以下,肾脏疾病更严重的,血压要控制得更严格。
2
血脂
血脂,就是在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比较关键的指标有4项。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胆固醇」,一般来说,应该高于1.04mmol/L(40mg/dL)。
而其他三项的合适范围是:
总胆固醇<5.2mmol/L(mg/dL);
低密度脂蛋白<3.37mmol/L(mg/dL);
甘油三酯<1.70mmol/L(mg/dL)。
如果已经有了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发症的话,血脂应该控制得更低。
3
血糖
身体无法正常产生胰岛素,或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时,血糖会异常地升高。时间长了,高血糖还会导致血管病变。
在同等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
因此,控制糖尿病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的血糖应该控制在:
空腹血糖4.4~7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8mmol/L,最高不超过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最好能小于6.5%。
4
体重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严重得多。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除了糖和脂肪代谢的异常,还会增加某些炎性因子的释放,让体内长期处于一种「炎症反应」状态。除了导致上述的「代谢综合征」外,还会极大地促成血管内皮损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脏损害等。进而,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房颤、心力衰竭等一大批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太胖了:
通过体质指数(BMI)来判定,它的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比如,一个体重60公斤,身高1米7(1.7m)的人,BMI=60/1.72=20.76。
大家算一下自己的BMI,如果:
小于18.5,体重过低;
在18.5~23.9之间,体重正常;
在24~27.9之间,超重;
28以上,肥胖。
除了需要注意自己的体质指数外,还要注意「腰围」。
腰围粗代表脂肪大多都在肚子上,即「腹型肥胖」。这种肥胖与很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另外,体质指数相同时(BMI),腰围粗的人患相关疾病的风险也更大。
腹型肥胖的判断标准是: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5
最后
看完了文章,你的各项指标都在合适的范围内吗?如果是,那么恭喜,你的心脏患病风险比较小。
如果不是,那我们至少已经提前发现了问题,一定要控制好哦。
喜欢,就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