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例华中科技大学用5分钟,为13岁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109/j3uyy4y.html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患者高达2亿人。

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论是用机械瓣还是现有的生物瓣置换都存在一定缺陷。前者容易引起血栓,后者也存在耐久性不足的问题。儿童瓣膜材料选择少且无法生长,是国际心血管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难题。

“一方面是依赖进口,另一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痛点’,还不如我们自己来搞!”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华中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致力于人工瓣膜研究的初心。

独辟蹊径、自主研发,20余载的奋楫笃行,董念国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型细胞化瓣膜,颠覆了现有生物瓣膜制备理论与工艺体系,让瓣膜耐久性显著提升。

而就在今年5月,国际首例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成功实施,在一位13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玥玥的心中撑开一朵顽强之“花”。

5月,病情危急的玥玥被紧急送往华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救治。经检查发现,她的肺动脉瓣已重度反流,且肺动脉存在瘤样扩张,右心室扩大近一倍,右心功能不全,亟需手术治疗。经过深入病例探讨与评估后,医院决定为其实施经导管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

董念国教授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医术,以右心室流出道作为穿刺点主入路,将形似并蒂莲花的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通过一根细细的介入导丝送入玥玥的肺动脉。安装完毕,植入的瓣膜在患儿体内徐徐展开,肺动脉瓣无返流,无瓣周漏,瓣膜置换过程仅5分钟。

20余载精心培育的科技之花,植入含苞待放的青少年心中,支撑起一个个正热烈盛放的生命。

不久前,玥玥再次回到在华中医院进行复查,经过半年的恢复,复查心脏彩超显示人工肺动脉瓣功能良好、右心较术前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自今年以来,医院已经开展7例新型细胞化瓣膜植入术。看到曾经“哭不出声,口唇和手指发紫”的孩子如今回归健康快乐的童年,董念国教授团队倍感欣慰。

(董念国教授)

董念国教授曾留学美国、瑞士,是华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具有扎实的心脏外科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手术技能。

早在年,董念国教授就开始从事心脏瓣膜替代物研究,并组建医院心脏瓣膜研究室。

年,董念国团队下定决心,要研发“中国人自己的人工瓣膜”。根据临床需求和团队优势,明确了研发新型生物瓣膜的方向。

研发新型瓣膜无疑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一路“打怪升级”,20余年终结硕果,董念国团队研发出的新型细胞化人工瓣膜,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生物学评价达到国家标准——“无细胞毒性、血液相容性高、无钙化”。这一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专项经费资助。

目前,新型细胞瓣膜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董念国教授团队也致力于将这个外来“植入者”,变成心脏家族的新成员。

(董念国教授团队)

一直以来,华中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始终以大医精诚的态度和决心,专注“心”领域,孕育“心”希望,让无数生命奇迹般得以延续——

年,出生3个月大的小天佑在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创下亚洲年龄最小、体重最轻儿童心脏移植纪录;

年,年仅66天的患者睿睿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肌致密化不全,全心扩大先天性心脏病,董念国团队为其寻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并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再次刷新了亚洲年龄最小、体重最轻“换心儿”纪录;

年,出生仅53天的女婴辰辰又被诊断为严重复杂先天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在董念国团队的努力下,成功为辰辰完成换心手术,这也是医院第三次刷新亚洲最小换心纪录;

……

目前,在中国的心血管病外科治疗领域,董念国教授团队是国内极少有的把心脏移植年手术做到百台以上的团队;也是目前全国第4个进行人工心脏手术满20例的团队,为心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数据截至年12月)

“致力于解决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疑难心脏疾病,不断探索心脏移植的中国模式,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心’希望”。董念国教授的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梦想。

在中国,儿童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仍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些患儿中,有一部分已经是终末期心脏病。针对中国患儿年龄小,复杂程度高等疾病特点,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医学的新路?

董念国教授与他的团队在这条生命的狭小通道里,二十多年如一日,用勇气与智慧,闯出那一线“天机”。未来,他们也将继续用仁心妙手,续写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by/81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