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风湿病,大家想到的应该是早上起来关节处僵硬,手指麻木不能伸展,并且一变天就会疼痛的问题,但是我告诉大家其实风湿还有一种病,它不仅会威胁到我们的四肢关节,还会影响我们的心脏,这个病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也叫风心病。它其实是一种心脏瓣膜的毛病,就是那些控制血液流向的小门。有时候,这些小门会被一种叫做A组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的细菌感染,导致它们变形或者缩小,不能正常开关。这样就会影响血液的输送,让心脏负担加重。
风心病最容易损伤的两个小门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如果你有风心病,你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你的身体也会变得虚弱无力,腿脚会肿起来,咳嗽的时候还会吐出粉红色的泡沫。你的皮肤上也可能会长出红色的斑点,关节会肿胀疼痛,甚至还会出现肌肉抽搐的情况。
风心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你的身体会误认为自己的组织是敌人,而发动攻击。这种病一般发生在冬天和春天,而且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得。所以,如果你有以上的症状,医院检查,不要拖延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属于瓣膜性心脏病是瓣膜本身有器质性损害,任何药物都不能使其消除或者逆转。采用手术治疗置换或修补瓣膜,可以提高长期存活率,药物治疗的主要治疗作用是预防感染,改善心衰症状,并且防止血栓栓死等并发症的出现。
那么西医针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并没有较好的治疗手段,中医在这方面有什么秘密手段吗?
在中医理论中,风湿性心脏病属于“怔仲”,“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并且其病机属于:风湿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侵袭于心,导致心脉痹阻,血液运行不畅。
从而心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心神也因此得不到安宁,所以就表现出心悸,怔仲。甚至出现心阳衰微,没有办法温熙四肢面部的问题,导致我们手脚冰冷,四肢浮肿,面色茭白。又因心阳虚衰,从而口唇青紫。水邪得不到运化,从而侵袭肺卫,导致我们身体出现水肿,咳喘,胸闷等问题,甚至于我们不能平卧等。
《素问痹论》中有提到:五脏皆有和,病久而不去着,内舍其合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在这一段中,《黄帝内经素问》把风,寒,湿三邪杂至之邪称为痹邪,也是引起痹症的主要病因,而其中邪气通过血液内侵犯于心,也就是心痹的主要病因,也是导致风湿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那么既然知道了病因,我们也就应该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在东汉时期,出现这么一个名方,可以温通心阳,连通带补。
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