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出院不是结束......
心脏手术后出院,就意味着结束吗?并不是,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始……
手术对于一个心脏病患者来说,往往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术后患者仍需要长时间甚至终生药物治疗,但医生只能在门诊给予指导,大部分的治疗其实是患者自己掌握的。
1.令人恐惧的又“发热”了
术后莫名其妙的发热也是很多患者会遇到的情况,有的患者甚至每天都发热,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有4个原因:切口愈合不良引起的;少量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引起的;普通感冒或其他部位的炎症;心内膜炎(即心内感染)。患者一出现持续的每日发热,医院检查(伤口情况、血常规、感染指标、胸片、心脏彩超等)。
2.稀里糊涂的拆线时间
手术后有的患者很快拆线了,其他未拆线的患者就不明白了,怎么我出院很久了却不给拆?这是因为胸部切口愈合大约需要10天,而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一周左右等不到拆线就出院。而且手术切口线的颜色不一样,作用不同,拆线时间也不一样。正中切口白色或蓝色的可吸收缝线可以不拆,术后1个月左右皮下的缝线吸收后,露在外部的线结会自己脱落,若1个月还没脱落,可找医生拆除;引流管拔出后原管口黑色的缝线是必须要拆除的,拆线时间从拔管开始计算,需要8~10天,提前拆会导致切口愈合欠佳;蓝色或红色的起搏导线则一般在出院前拆除。
3.眼花缭乱的复查项目
术后复查是一个必选项,面对各种复查项目,有的患者就有点犯懵,不知道什么时间该查哪些。如瓣膜术后的抗凝后复查分早期、中期、晚期三阶段。早期复查要在出院后的3个月内进行,第1个月要求至少每周复诊一次,第2~3个月要求至少每2周复诊一次。项目为抽血和医生体检,是为了调整药物用量和及时发现异常;中期复查在手术后3个月左右,主要是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等,明确手术效果;远期复查一般每半年或一年一次,主要是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等,明确有无病情变化及进展。另外还包括每个月一次的凝血指标检查。
4.或多或少的“华法林”
心脏瓣膜术后需要华法林抗凝,但由于如维生素K、抗生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以及一些绿叶食物等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因此,华法林的效用不断受到“干扰”,也影响了其抗凝“效果”,因此需要不断抽血检查和调整华法林剂量。当然,近来也出现了新的抗凝药,其受“干扰”或副作用将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