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因素导致小儿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胎龄越小、体重越小,患病率越高。

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是易于感染的原因,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其免疫球蛋白IgG水平较足月新生儿低,更易成为易感人群。同时新生儿胎龄和体重从侧面反应新生儿各系统的成熟度及生长发育情况,胎龄小、体重低生长发育差,成熟度低,相应的免疫力亦低,更易于感染。

住院时间越长,鹅口疮的发生率越高,医院侵入性操作和医源性交叉感染有关。呼吸机的应用、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都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改变了呼吸道的环境,增加了感染机会。

母乳喂养的鹅口疮发生率低于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比奶瓶喂养者低,可能是由于母乳清洁、未被污染,且含有非特异性抗真菌物质,如溶菌酶、白细胞、乳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等。

另外使用了抗生素后,更容易感染鹅口疮,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抑制普通细菌生长,尤其是某些可以产生抗念珠菌物质的革兰阴性菌被抑制,真菌生长缺乏生存竞争,造成真菌的过度繁殖,引起局部黏膜甚至通过受损的呼吸道黏膜引起全身的真菌感染。

鹅口疮一般不能自愈且容易复发,它不仅会因为影响宝宝进食而导致营养不良,如果口疮向咽部以下蔓延,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极少数患儿甚至可能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重则发生败血症。

因此,小儿得了鹅口疮及时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增强免疫抵抗力防止复发。

治疗期间,除了观察病儿口疮的增减及吮乳情况,还应该鼓励宝宝多饮水,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此外,母乳喂养的母亲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忌辛辣、酒类刺激性食品。

最后,祝您的宝宝健康聪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wh/81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