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州都市报」
在今年的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战芬兰这场万人瞩目的球赛上,发生了惊险一幕:当比赛进行到第42分钟,丹麦队球星埃里克森在无接触情况下,突然失去意识倒地。医务人员迅速进场为其心肺复苏,并使用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除颤,才让埃里克森逃过一劫。被担架抬下场时,埃里克森已经恢复意识,并在送医治疗后脱离危险。
这一惊魂事件中,面对心脏骤停,AED设备起到关键作用,被不少网友称为“救命神器”。
可是,目前由于公众知晓率低、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等问题,“救命神器”常常不能及时派上用场。究竟AED有多重要?贵阳公共场所的AED安放情况如何?怎么才能第一时间找到AED呢?
安放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北京路站C口的AED
“救命神器”AED是什么?
黄金4分钟挽救生命
“大多数人都以为心脏骤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但是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每年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万,这相当于平均每10秒钟有1人因此死亡。其中,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高达54万,相当于每天约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并且90%以上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其中不足1%的人成功获救。”
近日,记者采访了贵阳市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勇。他介绍,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果在心脏骤停的1分钟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1分钟救活的希望就降低7%—10%。
“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同时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急救(CPR),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陈勇告诉记者,AED之所以被称为“神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但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它并不熟悉。
安装在河滨公园大门处执勤点的AED
陈勇坦言,目前确有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是AED,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俗称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它能够自动分辨心脏骤停是否由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起。如需除颤,它可以提供高能量电流,进行电击除颤而完成抢救,帮助发生恶性心律的病人恢复心律,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病人的利器。”
陈勇介绍,AED是一种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的医疗设备。
贵阳已投放68台AED
两种方法,“AED地图”一键可查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
如此“救命神器”,在贵阳的安放情况如何呢?陈勇随即给记者展示了一份贵阳市卫生健康局AED投放详细地点清单,贵阳市人民政府正大门一楼大厅、贵阳火车站、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北京路站、贵阳市南明区河滨公园大门河滨公园执勤点……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详细记录了每一台AED的投放位置,共50处。
安放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火车站C口的AED
“自今年1月12日起,贵阳截至目前已完成投放AED共68台,贵阳市急救中心组织专家,已对其中35个投放点附近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余人,进行了专业急救技能培训,其中人培训合格取得证书。”陈勇说,虽然非专业人员不需要相关证件也能操作AED,但由经过培训者实施抢救,效率会更高。
自年1月1日起施行的《贵阳市医疗急救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机场、轨道交通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应当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器械。人民警察、学校体育教师和校医、消防救援队员、保安人员、导游和公共交通车辆的驾驶员、乘务员等应当参加急救培训。
在配置了AED的公共场所,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能第一时间快速找到并使用AED,是救人的关键。陈勇介绍,目前有两种方法:
1、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