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胸血管外科与心内科密切协作,成功为两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杂交手术:微创左胸小切口不停跳搭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治疗,使复杂问题得以安全解决,患者也得到有效救治。
患者老尹和老余均都有反复心绞痛情况,活动量逐年下降,医院心内三科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其中前降支严重狭窄及闭塞,右冠及回旋支也局限性严重狭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随时有突发严重缺血导致心肌梗死风险,尽快恢复心肌缺血部位的血供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
怎样尽可能安全、有效而且微创的解决问题呢?为了这个目标,在何毅副院长以及李文灿副院长的主持下,心内科谢秋平副主任及心胸血管外科汤俊毅副主任组织了心内科及心胸血管外科的MDT讨论会,大家就两位患者的手术方案做了个体化的设计,予以微创左胸小切口不停跳下行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搭桥保护后再行右冠及回旋支的冠脉支架治疗。
经过详细手术方案制定,心胸血管外科手术团队为两位患者实施微创左胸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手术从左前胸第四肋间切口入路,切口长度仅有4-5cm,在特殊牵开器帮助下,手术医师实施了小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切开心包显露左前降支在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吻合。1个小时的手术时间,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苏醒后直接返回病房。术后早期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良好,1周后患者转入心内科继续行PCI术于右冠及回旋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PCI术后两天患者康复出院。
专家解读“杂交”手术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汤俊毅介绍,经典的冠脉搭桥手术(CABG)是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正中胸部切口,手术切口大,不够美观,与传统冠脉搭桥术相比,经左胸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有以下优点:首先,肋间隙的切口,不伤害患者的胸骨完整性,因此胸部的稳定性良好,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第二,术后出血少,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第三,小切口手术对病人呼吸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咳嗽排痰;第四,病人在得到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手术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
微创冠脉搭桥联合PCI治疗更是保留了使用乳内动脉桥的极高远期通畅率的优点,在乳内动脉桥的保护下确保了PCI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将冠脉多支病变的处理更加微创化。同时,麻醉科主任毛鑫城带领的心外科麻醉团队为患者术前施行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竖脊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不但有效减少了全麻药物的剂量使患者快速拔管,神经阻滞还带来了非常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达到了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在尽可能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将手术创伤降至最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心内科副主任谢秋平说,近些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飞速进展,新型药物涂层支架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通过PCI手术取得了良好的冠脉远期通畅率。尽管如此,左乳内动脉到前降支外科搭桥的通畅率依然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金标准,具备最佳最久的通畅率。
冠状动脉杂交血运重建是综合CABG和PCI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点,按计划同期或分期采用心脏不停跳下小切口行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外科CABG和非前降支病变血管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方式相结合的再血管化治疗方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可克服两种术式各自缺点,发挥各自优势,让患者得到最优化的治疗。
小编语录手术微创化是株洲市心脏中心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给每位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对于危重症患者的坚持不放弃是他们的初心。从小切口瓣膜替换、胸腔镜心脏手术、TAVI到冠状动脉杂交手术的开展,心脏中心手术团队一直在不断学习和努力,心内科及心外科的联手治疗将会惠及更多患者。
打造株医院
急救丨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