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论自发性读书笔记四

第三章人的塑造

碎片十一游戏与开放性

哥本哈根的埃姆德鲁普城区的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游乐场,里面只有沙子、木材、铲子等各种工具,任由小孩子们自由发挥,这样全新的模式使得游乐场异常火爆,同时也带来问题,即有的孩子为了建筑,将木材藏起来,引发了几次争夺与争吵,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孩子们组织了“抢救行动”,并建立了一套木材共享规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创建了某种新社群,这一案例也显示了实践秩序高于视觉秩序。

游乐场的这种开放性的检验,就是检验某种行为或者机构在大多数程度上可以依照营造它的人与使用它的人的相互要求而改变。

再如华盛顿的越南战争纪念碑,阵亡者的名字是按照阵亡时间排列的,人们找到自己的战友或亲人后,留下一件物件或者纪念品,纪念品的累积,使得纪念公园开设了一个专门的展览馆来陈列,所以越南战争纪念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访客,那么有意义,是因为它那种致敬逝者方式的开放性,允许纪念碑承载访客自己的记忆与历史,不是纪念碑给出了什么,而是在于公民带去了什么。但与越战纪念碑不同的是,硫磺岛纪念碑就是几名士兵将国旗插在山上,参观者对于这座纪念碑只有敬畏,他们都是在接收纪念碑所传递的信息,而非完成纪念碑的意义。

游戏场对于战争、纪念碑而言或许微不足道,毕竟除了获得本身的快乐和享受就没有什么了,但是游戏对于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缺失游戏的人,往往表现出抑郁、不信任以及暴力反社会,因此游戏对于个人身心和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

碎片十二不要以为你可以预测一切!论不确定性和适应性

从表面看,效率的观念与游戏的开放性特征背道而驰,例如在工厂,固定的程式会更高效,但这种效率也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稳定的环境是一种特例而非常态,一旦环境改变,那么既定的程式就可能无法适应。就像斯科特读到一篇关于营养的文章,文中说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但是肯定还有一些人们未知的营养,因此文末建议保持饮食的多样化,这一建议正是建立在未来不可测的前提上的。

效率的另一缺陷是它完全忽视了人的因素(劳动者的耐性),比如福特工厂最开始那严密的分工,导致了工人的反抗,最终不得不重新设计流水线,放慢到了更人性化的速度。

碎片十三人类总产出

与其追究产品的效率如何,我们是否就制度和行为问:特定的制度和行为会带来怎样的人?制度和经济活动在人的层面产生的效果可以有很多评估方式,但GHP(人类总产出)标准却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斯科特采用了两种途径来厘定标准,第一是衡量一项工作如何扩展了人的能力和技能,二是立足于工作者对于自我满意程度的判断从而确立评估标准。但将这个标准用于评估工业流水线,那么我们只会得出亚力克西评价斯密劳动分工所问的一句:对于一个做了半辈子别针头的人,我们还能奢望什么?

如果我们对学校做同样的测试,我们不难发现,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就是一间工厂,训练学生的计算与识字能力,就像狄更斯在《艰难时刻》中所讽刺的葛擂硬先生那种咄咄逼人的家长形象(工程师),当然,全民公共教育目的绝非如同工厂一样提供劳动力,它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学校在创造爱国的公民,这超越学生对地方语言、族群、信仰的认同。全民义务教育是民主而平等的社会的根基,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它本质上就是一套强制制度,

值得讽刺的是,斯科特认为他作为本书的作者,以及看到本书的人,都是在靠一些死记硬背的专门备考课程中拼出你死我活的胜出者和受益者,教育所代表的那种社会资本,使得财富和地位倾向于这20%的“赢家”,剩下的80%始终怀有一种挫败感,因此斯科特怀疑:用考试技巧来衡量智力水平,我们有什么理性的理由去支持这种评价体系呢?价值包括艺术、想象力、手工、创造力、情感、社交和伦理智能,但学校只产出“分析型智能”,我们的社会能否承受住这种巨大的损失与浪费呢?(但我们国家近些年一直进行高考改革,越来越重视职业技术人才,或许这就是一种转变)

碎片十四一家照顾机构

这一碎片斯科特讲述了帮助两个姑姑寻找养老院的故事,让斯科特震惊的是,在一家养老院,两位老人说这里的服务很好,可当大厅电话响起,陪同的工作人员离开接电话时,两位老人赶忙告诉斯科特千万不要他的两个姑姑来这里,因为她们稍有要求,工作人员就会对她们大吼大叫,甚至不给她们洗澡吃饭。由此斯科特在考察其余四家养老院时,坚持要自己对住户进行交谈,然而四家中有三家都拒绝了他的请求。

斯科特认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处于一种超荷工作与报酬不相符的状态,老人需要依靠他们,由此催生出一种“制度人格”,在这些老人身上造成低幼化效应,除了养老院,监狱、修道院以及军营都是如此,个体在制度的压力下必须遵从,无法躲避。

碎片十五机构生活的病理学

我们身处在各种各样的机构之中,学校、家庭、企业等等,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s/81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