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木防己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福音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二两桂枝二两人参四两芒硝三合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从条文来看,木防已汤所主很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心脏瓣膜病的表现。“其人喘满”当为心源性喘息,当然,也不能排除心源性胸腔积液的压迫因素;“心下痞坚”或为右心衰所致的瘀血性肝硬化,当然,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喘息而心下部肌肉用力呼吸所致,属于肌肉紧张的性质;

面色黧黑或为二尖瓣狭窄的“二尖瓣面容”,为长期缺氧的结果;

“其脉沉紧”,“沉”为病在里,脉“紧”,形如转绳无常,张力大而脉体又不稳定。紧脉的形成离不开三个因素:血容量充足、心脏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换言之;即为高排高阻型的血流变化;

“得之数十日”说明病程长,呈慢性化;“医吐下之不愈”,病不在胃肠;亦非宿食粘痰,故吐下不愈。

藤平健以本方治疗心脏瓣膜障碍,41岁男子。颜面浅黑,口唇暗紫色,15年前患关节风湿病,约4年前开始发生心悸,呼吸困难。自觉症状:大便日1行,小便日20行,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头痛,心下痞塞,常自汗。他觉症状:脉沉紧,苔薄白,心下有较强之抵抗,压之不快感,心浊音界扩大,收缩期杂音明显。

用木防已汤,5日后心悸和咳嗽减退,1个月后,自觉症状大体已消除,并已就业,继续1年3个月,腹部及心下部症状均已正常(《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接下来说,“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所谓的“虚者即愈”应该指服用木防已汤后喘满减轻,“心下痞坚”变软方可判为病愈。若喘满得以缓解,但心下痞坚依然如故,则停药后三日会复发。事实上心脏瓣膜病屡屡复发,很难根治。“实者三日复发”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实就是大便秘结了,里头实,下不去,光用这个(木防己汤)祛水祛不掉,降冲气可以降,但水祛不了,还得加茯苓以利水,加强祛水的作用;同时用芒硝以泻之。

最后我们说一说这个药方的配伍。这里面人参大量的用,人参搁四两,它就是心下痞硬,由于胃虚停水,水往上冲逆,所以膈间有支饮。另外桂枝治气冲,它往上冲逆,所以桂枝降气冲逆,不让它往上。另外,木防己这个药祛水相当有力量,大量用能通利二便。石膏这个药不只是解热,我们常用它以为石膏(只能)解热,它也能稀薄痰啊,心下痞坚,说明水结的相当深,石膏它能稀薄这个痰,这是第一;第二石膏它也治喘满,看《神农本草经》就有,石膏也治喘满。木防己汤这个方子主要治水饮,心下痞坚和喘满是主要症候,没有喘满、心下痞坚,用这个方是没有作用的,中医治病就讲辨证。

其实,这两个方子(木防己汤,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本来是一个方子,我们用这个方子(木防己汤)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有心悸、心烦,可以加茯苓,茯苓后头有它的作用;大便再秘结可以加芒硝,这两个方子也可以合到一起用,这是所谓的“一方二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z/81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