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干预手段,如药物、运动、营养、教育、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从而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等。临床上,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作为一种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辅助循环方法,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提高运动耐量,常被称为被动的“运动”。增强型体外反搏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卒中的治疗,并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与好评。一、用什么拯救你,我的心肌缺血64岁的李阿姨近10年来,一直被胸痛所困扰,每次做心电图均提示心肌缺血。于年4月28日就诊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全程病变,近中段可见80%弥漫性狭窄,病变累及对角支和间隔支,远段可见99%管状狭窄,回旋支中段可见70~80%弥漫性狭窄。右冠脉近段可见50%管状狭窄,远段左室后支可见90%管状狭窄。并于前降支远段植入支架一枚。此后规律服药,但稍快步走时仍发作胸痛,影响生活质量。医院,建议行冠脉搭桥手术,李阿姨拒绝手术治疗。几经周折,李阿姨了解到体外反搏治疗能改善心肌缺血,于是前来我科咨询并开始接受体外反搏治疗。体外反搏治疗前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体外反搏前心电图表现,V2-V6导联T波低平、双向,提示心肌缺血在我科室行体外反搏治疗35小时(采用隔日治疗一次,每次1小时方案),期间李阿姨胸痛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减少,以原来速度快步走时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由衷感叹与体外反搏“相见恨晚”。经体外反搏治疗,患者心输出量等反映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经体外反搏治疗,心电图V2-V6导联T波直立,提示心肌缺血较前明显改善二、体外反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体外反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通过在心脏的舒张期对患者下肢和臀部包裹的分段式气囊序贯充气,使下肢动脉血回流至主动脉并流向各级动脉,提高舒张压;在心脏进入收缩期时,气囊同时快速放气,使主动脉内血液流向下肢,减轻心脏后负荷。我们目前应用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是通过在病人的小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由电子控制系统检出病人的心电图R波,电子计算机实时推算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据此指令气源系统对各段气囊进行充气、排气,在心脏舒张期,各段气囊由远而近地以大约50ms的时差序贯充气,提高舒张压;当心脏进入收缩期,电脑指令全部气囊迅速同步排气,下肢减压后,动脉舒张,接纳来自主动脉的血液,因而心脏的后负荷得以减轻。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身体血液循环的一个周期内,在血液循环的舒张期时,我们利用外力的作用在人体的下肢动脉处加压使得血液再次回到人体的各个重要脏器,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再次得到血液的供应从而改善人体各项机能。三、体外反搏有哪些益处?
1、提高舒张压和心肌的供血供氧,使体内重要生命脏器的血液灌注压和灌注量增加。
2、降低收缩压而减少心肌耗氧量。
3、影响血液流变性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改善血液粘度,使血流速度加快。
4、增加血液循环、促进重要脏器的侧支循环和吻合口开放,改善微循环。
5、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阻抑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我是否适合做体外反搏?
如果您有以下情况,推荐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支架搭桥术后康复
脑动脉硬化、脑梗
头昏、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
突发性耳聋、耳鸣,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视力下降
糖尿病
前列腺肥大症状
因其他动脉硬化及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缺血性病变后遗症,如间歇性跛行等。
同时注意,如果您同时合并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中至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夹层动脉瘤
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
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
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肢体有感染灶
过高血压(/mmHg)
频发早搏>10次/分
严重的左心衰竭
严重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
妊娠
关于我们
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心脏康复)配备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遥测运动心肺功能监测系统、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脑功能状态测量仪、增强型体外反搏设备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心脏康复团队、心血管专业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与康复指导,受到广大患者群体一致好评!
收治范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基础治疗上进行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方面心肺评估、预防与康复,欢迎患者前来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z/81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