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89.html今天(7月11日)我国正式入伏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不过高温不代表安徽正式出梅安徽省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4天安徽多高温天气11日至13日安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5℃左右部分地区36~38℃14日大别山区局部和江南的最高气温仍在35℃以上梅雨季的闷热感始终挥之不去很多小伙伴们都想问安徽什么时候出梅呢?据安徽省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安徽淮河以南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5日,出梅为7月12日,梅期长27天(其中沿江江南平均入梅日为6月15日,出梅日为7月10日,梅期长25天;江淮之间入梅日为6月21日,出梅日为7月12日,梅期长21天)。淮河以南入梅最早是年5月24日,最晚的是年7月9日;出梅最早是年和年,均为6月23日,最晚是年8月4日。未来几天安徽还有明显降雨天气11日至13日沿淮淮北有明显降水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1日至12日宿州、亳州、淮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3日沿淮淮北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受冷空气影响14日至16日白天主雨带逐渐南压15日至16日白天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6日夜里至17日江北还有一次降水过程18日后多午后雷阵雨未来三天全省逐日降雨量预报瞧瞧“梅姑娘”的日程表看来还要在安徽多做停留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防暑降温成为重中之重网络上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但并非适合所有人以下这些误区要避开??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疗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治疗肺部、骨关节等方面疾病以及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虚寒型体质等人群。但孕妇、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湿热体质和皮肤严重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用三伏贴治疗。另外,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进行用药。误区二:绿豆汤喝越多越解暑绿豆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三伏天,冰凉的绿豆汤成为不少人喜爱的消暑佳品。但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尤其是四肢冰凉、易腹胀腹泻人群都不宜多喝。误区三:防暑不怕凉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洗冷水澡......炎炎夏日,不少人贪凉,但过度贪凉容易损害机体功能。比如,外出大汗归来,毛孔正处于张开散热的状态,在空调冷气或凉水的冲击下,毛孔会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而大量饮用冷饮,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身体不适。误区四:伏天就要“以热制热”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有些人喜欢“以热制热”,通过促进身体排汗来达到消暑目的。体质虚弱畏寒、腰背和手脚易发凉、免疫力较低的这类人群,适合在三伏天用热水泡脚、喝姜枣茶、喝羊汤、晒后背、贴三伏贴等“热养法”让身体热起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热制热”,内热体质人群如果采用“热养法”可能会导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则可能因出汗过多引起心慌等不适症状。误区五:最热时锻炼可提高耐热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热爱健身人群即使烈日炎炎也依然坚持锻炼,以提高身体耐热力,但大汗淋漓会损耗体力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避免在户外过度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血液粘稠而引发的心梗、脑梗等疾病。即使年轻人也需避开最热时段户外锻炼,以免中暑。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都将处于“热热热”的感觉中,希望大家都掌握科学的养生知识,科学防暑不“踩雷”,健康度过三伏天。记者:何珂来源:安徽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z/81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