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谢涌泉
时间:.09.:00-21:30
主持人:赵占石
嘉宾介绍:
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曾留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心脏外科20年工作经验,迄今为止主刀超过千例心脏外科手术。对移动医疗有极大的兴趣并先行实践,获得年好大夫在线中国瓣膜外科十大好评医生第二名。年参与研发了阜外冠心病医疗质量改善研究的App,该App在阜外医院现已应用于临床研究。
主题分享:年美国留学回国后,谢涌泉教授首次接触互联网医疗工具好大夫在线,并由此开始对互联网医疗的探索。谢教授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借助互联网工具,医生能够快速建立个人品牌,医院,医生想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品牌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心健康”App作为心外科医生,谢涌泉表示,在互联网医疗方面,他个人主要应用在术后患者管理上。术后的心脏病患者往往出现很多并发症,所以病人的院后随访非常重要。为此,谢涌泉所在的医疗团队开发了一款“心健康”App。不过,这款APP是作为科研项目的形式而存在,用作冠心病病人搭桥术后的康复管理。
“心健康”App主要功能:提供心脏健康的科普知识;
提醒病人按时服药;
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药物调整;
通过App将血压等数据汇报给医生团队等等。
后台有医生和护士团队来管理,一般的健康指导、常规的问题都可以直接通过这款App以问答解答的形式传送给病人。如果出现了并发症,病人将相关的数据通过App传送到后台,心外科及心内科医生先根据数据做个简单会诊,得到结果之后,再通知病人是否需要返院检查诊治。
医院运作这种项目要从科研开始?谢教授表示,“医院对病人的院后随访动力不足,所以相应的经费欠缺,医生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数随访经费都是从科研经费划拨过去的,医院有随访组,但是由于经费、人员等不足的原因,一直做得非常辛苦,效果也一般。”
“心健康”平台的运转经费是科研经费,平台招募了一些护士及大专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招募合适的患者,推荐术后患者使用这款App,临床医生也被发动起来参与这项工作。据实际情况,谢教授发现只要是能正常使用智能手机的并且在阜外院做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再加上临床医生的推荐,一般都会有参与的意愿。
到目前为止“心健康”平台已经招募了了四百多病人,谢教授表示,他们会一直把这个事情继续进行下去直至结题。至于将来的运作,比如说科研经费用完了怎么办,现在还没有下一步的计划,也可能会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充,当然也有可能将“心健康”作为心外科的常用App,以后和患者签署的协议不再是科研的同意书了,而是服务协议书。
对于患者而言,App还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很多病人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院后无论从服药方面还是注意事项上,他们都不太在意,有了这款App,病人可以根据提示做一些事情,起到了监督作用,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如果在国外,病人的诊前诊后的服务一般都不是外科医生做的,他们有成熟的分级诊疗制度,很好的全科医生的体系,相对来说国内这方面基础太差。至于诊后,以前病人出了院就没人管了,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情况有所改观,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优势,可以让病人术后直接和医生团队取得联系。随着接触病人量的增多及科研任务的加重,诊后服务逐渐会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这样也会更方便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精彩问题及解答一、刚才提到了在院后随访部分的应用,在诊前部分移动互联网方面有怎样的介入?硬件设备方面有怎样的作用?
谢涌泉:心健康App是术后的,对于诊前,我们没有相应的App。医院有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