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手术了?先请心内会诊一下吧……
每年全球非心脏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11%和0.8%~1.5%,其中42%是心脏并发症。外科术前如何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手术科室医生和心血管医生的共同烦恼。
手术医生(外科、妇产科、耳鼻喉、口腔、眼科等等),担心的是手术能不能做,风险如何,特别是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或者心电图、心脏彩超发现异常的患者。
而内科医生,苦恼的是如何客观地评价风险,在目前「紧张」的医疗环境中,既不回避、又不至于承担过多的「责任」。
欧洲的《ESC/ESA非心脏手术指南:心血管评估和管理》和美国的《年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与治疗指南》,对客观地评价和处理外科术前的心血管风险提出了详细的策略。但是,欧美的指南在国内也有「水土不服」的地方,需要结合国内实际进行调整。
1以下情况应该推迟择期手术合并有以下心血管不稳定的情况,先看看是不是急诊手术,如不是急诊手术,应考虑推迟,先处理心脏问题。笔者根据指南整合出以下三点: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急性心衰
症状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二尖瓣重度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
那么,如何处理?什么时候可以考虑手术呢?
ACS行血运重建后,手术最佳应延迟至球囊扩张后14天、金属裸支架置入30天、药物支架置入后1年。但如置入第二代药物支架,评估风险和获益后,等待时间可缩短至3-6个月。
急性心衰,心功能平稳3个月后手术。
症状性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建议先换瓣,如更换生物瓣,需要华法令抗凝6个月。二尖瓣重度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可考虑先行经皮二尖瓣扩张术。
要注意的是,心血管不稳定的情况不包括:
稳定性冠心病。对于冠心病,主要是看是否稳定,而不是血管狭窄程度。
慢性心衰稳定期不在此范畴。可考虑行择期手术。
瓣膜病方面要注意「症状性」「重度」「狭窄」这几个关键词需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在此范畴。可考虑行手术。
排查了心血管不稳定情况之后,说明手术是可以做的,下一步是就是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
2代谢当量(MET)是重要指标术前心血管风险评估,最重要的工具不是心电图、心脏彩超或者冠脉CTA,而是代谢当量(Mtablicquivalnt,MET),一个简单的通过病史询问就可得到的指标。
代谢当量是一种表示相对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简单来说就是反映患者的活动耐量。分为1到10个分级,1MET代表穿衣、吃饭等活动,4METs代表可上2层楼梯,10METs代表可打球、游泳、爬山等。
美国的指南建议:
心脏不良事件风险(MACE)风险升高但代谢当量极好(>10METs)的患者,无须进一步的运动试验和心脏影像学检查,可进行手术(IIa,B)。MACE对于风险升高但代谢当量中~好(4≤METs<10)的患者,无须进一步的运动试验和心脏影像学检查并进行手术可能是合理的(IIb,B)。
在欧洲的指南中,也有类似的推荐。
因此,排查了上文提到的心血管不稳定情况之后,术前应该问患者3个关键的问题:
生活能否自理?
上2层楼梯会不会气喘胸闷?
平时做什么运动?
根据欧美指南,即使是心血管风险高的患者,如果患者能轻松上两层楼梯以上,活动耐量大于4METs,检查不需多做,可进行手术。
3量化的风险评估:NSQIP、RCRI量化的评估工具,优点是够客观,缺点是繁琐,使用不方便。临床医生不可能记住一条条的风险评分标准。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算这些繁琐的评分呢?
上文提到,有心血管不稳定的情况建议推迟非急诊手术。如果代谢当量≥4METs,就算MACE风险升高的患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那么,当代谢当量4METs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量化的风险评估(NSQIP、RCRI)。
全美外科手术质量提高计划(NSQIP)可用于评估手术并发症风险(扫描下方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