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北辰景瑞门诊部为更好的服务百姓,年1月1日起,凡在本门诊部过门槛费,存留累计票根可享受免费指定化验;大部分药品零差价,免挂号费等项目;糖尿病门特、偏瘫门特、癌症放化疗门特现已开通。本门诊部张葆英主任带领全体同仁祝广大百姓: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心脏支架手术被认为是心肌梗塞患者非常有效的急救措施,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医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植入心脏支架,疏通阻塞的血管,抢救患者生命。然而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支架手术患者达67万人,却没有术后管理和康复。更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医可有效减轻支架介入后不适症状,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更好地控制并预防心梗、心衰的再次发生。
心脏支架手术属于一种机械物理刺激,有可能会损伤心络血脉,加之患者对心脏支架手术缺乏科学认识,担心害怕,忧心忡忡,心的阴阳气血平衡被打乱,尤其是“心藏神”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心神失养,肝气不舒,气血瘀滞,造成了部分患者支架手术后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多梦,早醒易惊,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食少纳差”等一系列不适的症状。
北辰景瑞门诊部张葆英院长表示,心脏支架手术后,中医介入可减少药物依赖。中医看病,没有心梗这个词,但根据临床症状来看,类似中医经典中所论述的真心痛、胸痹心痛。如《灵枢·厥病》篇云:“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在大病一场,植入支架之后,体质虚弱,机体肯定有气虚血瘀的状况,应该结合个体,辨证论治。事实上,心梗植入支架以后出现的症状基本都在中医这里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心脏支架手术后,除进一步的治疗外,还应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比如说,支架植入术后的病人较正常人更易出现心理疾患,这些心理应及时调整,避免抑郁焦虑的情绪对恢复不利。定期检查也非常必要,前期最好每2个月-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此外,适量运动、起居规律也是心脏支架手术后必须遵循的原则,正确、合理安排活动量很重要,活动量的大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逐步进行。
那么心脏支架术后,如何运动安全、康复效果最佳?张葆英院长也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答。要注意:做完支架后,患者可以运动,但危险因人而异!
“支架”后,运动有什么好处?
支架术后进行运动康复,能减少术后再通血管的狭窄,增加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加快疾病的康复。同时,能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性,预防再次心梗,还能改善心脏功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时,支架会脱落吗?
一般不会脱落和移位。这是因为扩张支架时,所给予的高压力会使支架紧紧地镶嵌于冠状动脉壁上,因此一般也不会移位和脱落。
“支架”后,为什么运动危险因人而异呢?
这是因为心脏支架适用于5种冠心病情况: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法洛四联症、复杂先心病。
而冠心病患者极少部分只有一种病症,绝大部分都合并多种病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心肌梗塞等等,病情复杂多变。
“支架”后,怎样运动安全、康复效果最佳?
支架后,第一天要卧床休息,第二天可以根据症状适当增加运动量,比如适当坐起、站立、活动,慢慢恢复到日常活动,一个月后一般可以恢复到常规活动了。
若装支架已经很长时间,但总感觉有胸部不适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感到疲劳、乏力,甚至还影响到日常生活起居。那么就需要在心脏康复门诊医生辅助制定运动计划。
医生会针对每个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以及肌肉、关节情况,通过准确的评测,为其量身制定运动处方,对每位患者的运动形式、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确保运动安全的监测方法,都给予细致的建议和指导。
最后,支架稳定后,运动必须遵照三原则
1.循序渐进,以自我感觉稍累为间隔点。分热身期、运动期和恢复期几个阶段,每次活动后可休息15-30分钟,根据自身情况及可耐受程度,适当延长及缩短。
2.运动以不出现症状为安全线。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心率过快、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慌、晕厥、面色苍白、大汗等应暂停运动,并进行评估。
3.最好在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
北辰景瑞门诊部张葆英院长提醒您:引起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积极进行心脏康复、开展适度锻炼的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饮食中的脂肪、盐等成分,禁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健康。
北辰景瑞门诊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