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确诊瓣膜性心脏病主要靠

▌文章导读

36岁女性,因“进行性心悸气促30余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年,再发伴咳嗽咳痰6天”入院。因幼年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此时心脏已经有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诊疗决策的核心是什么?如果患者拒绝手术(因经济原因),如何进一步治疗?

▌病例参考

36岁待业女性,因“进行性心悸气促30余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年,再发伴咳嗽咳痰6天”入院。

30余年前患者即感活动后反复心悸、气促,无口唇发绀,医院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当时未予重视,未行进一步诊治。22年前上述症状加重,获知该病可治疗,医院就诊,行室间隔修补术,术中探查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同时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心悸、气促症状有所减轻。半年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症状加重,再次住院,心电图提示房性心动过速,心室率次/分,予地高辛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好转出院。此后,患者因心悸、气促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治疗。

12年前,因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并加重入院,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发现三尖瓣下移畸形,自述因心脏形态改变大,手术风险大,患者及家属亦不愿积极手术,医院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出院。其后症状仍反复并逐渐加重,近2年来稍不注意即受凉,出现咳嗽咳痰,开始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腹胀、肝大、少尿,双下肢水肿,多次住院给予抗感染、抗心衰、控制心室率治疗,病情时有反复,期间由房性心动过速转为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交替出现,长期服用地高辛、呋塞米、氯化钾、螺内酯、培朵普利、地尔硫、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每年住院3~5次。

6天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心悸气促及双下肢水肿加重,咯血呈鲜红色,时有血凝块,量不多,无胸痛,潮热及盗汗等。

患者自幼体质差,长期体力活动少,上学时不能上体育课,精神、食欲较差,睡眠欠佳。

既往史:幼时曾患肺结核,治愈。否认肝炎病史,无外伤史,对青霉素和磺胺过敏。无风湿热史。25岁结婚,G0P0,近3年来月经紊乱。父亲有高血压,其余无特殊。

查体:T37℃,P96次/分,R24次/分,BP/78mmHg。身高cm,体重52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重病容,扶入病房,高枕卧位,神清神萎,皮肤黏膜无黄染。颈静脉可见,胸骨正中见一手术瘢痕,约12cm×1cm。心前区无明显隆起,左肺呼吸音清晰,右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外0.5cm,心率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快慢不等,A2=P2,心尖区可闻及柔和的Ⅲ/6级收缩期杂音,其余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平脐,剑突下位于脐上一横指,质较硬,有压痛,肝颈静脉逆流征(+),脾未及,双下肢胫前以下轻度水肿。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本篇内容全文。

绑定医纬达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白癫风怎么冶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hys/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