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脏支架术,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支架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梗患者的治疗。该治疗手段是通过介入的方式把支架置入堵塞的心血管,然后把血管疏通开,以帮助恢复心肌正常供血和供氧,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因为手术在心脏,而且有外物植入,很多患者都会担心支架术的安全性。关于这一点,王药师曾讲过,以目前的医学水平看,支架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方式,它属于微创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保障。所以说,对于医生要求进行支架术的患者而言,一定不要有过度的担心,更不能有排斥心理。
那么,心脏支架术后最怕什么呢?虽说对于患者而言,没必要担心支架术后的排异过敏反应以及错位移位等问题,但这不代表患者就可以完全地高枕无忧了。与术后的不良反应相比,患者更需要担心的应该是术后的复发风险。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会把支架术作为自己的“保命符”,觉得支架术是最后的选择,它就是一劳永逸的,于是冠心病患者就会想当然地以为做了支架术自己的病就彻底治好了,以后再也不用吃药了,而心梗患者则以为支架把自己堵塞的血管通开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心梗了。殊不知,就是这样的错误认识,才让救命的支架术成了患者的“催命符”。
要知道,支架术只是针对堵塞最严重的血管进行的疏通治疗,只能用于快速缓解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症状,简言之支架术只是对症治疗的手段。而在冠心病、心梗患者已有的发病风险因素面前,支架术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说,支架术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对于支架术后患者而言,如果不注意后续的治疗,仍面临血管再次被堵塞的风险。
事实证明,在临床中因为支架术后不重视后续的保养治疗,再次发生心梗的患者不下少数。而再次堵塞的血管可能是原先植入支架的血管,也可能是另外一支血管。另外,支架术后患者还需警惕支架内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
支架术后患者一定要记住这三点!1.规律用药是关键:支架术并不能消除患者长期伴有的疾病危险因素,换句话说,支架术不能治好患者的病,以前该吃的药还要坚持吃,如冠心病患者的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抗心肌缺血的硝酸酯类药物、稳定斑块的他汀类药物等,这些都是必须吃的,另外还包括针对原发病的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需注意,一般刚做完支架的一年内患者至少要吃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患者应该遵医嘱坚持长期规律用药。
2.健康生活是基础: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后果就是玩火自焚。很多患者在摆脱反复心绞痛的折磨后,很快就把医生的叮嘱抛之脑后,开始了吸烟喝酒、熬夜、大鱼大肉的放肆生活。而这种毫无节制的生活会加速血管的再次堵塞,而且复发后患者面临的生命危险更大,说是前功尽弃一点也不为过。所以说,支架术后患者必须坚持健康的生活,起码要做到戒烟戒酒、合理膳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3.定期复查很重要:支架术后的复查不仅是为了监测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前面也提到了支架术只能疏通严重堵塞的血管,还不能保证终身有效,就更无法保证其他血管的畅通了。比如说患者检查发现一支血管狭窄90%,而另一支狭窄70%,医生很可能只给狭窄90%的血管放支架,而狭窄70%的就需要定期复查监测了。
一般建议患者要在支架术后第1,3,6,9,12个月分别进行复查,之后根据病情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血压、心率、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血脂、血糖、心肌酶谱)、大小便常规等,3个月后可查心脏彩超,6个月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监测心肌缺血情况。需注意,冠脉造影不属于常规复查项目,是否需要应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定,患者要做的就是遵医嘱。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放了支架还能活多久?4件事能坚持,长寿也有可能
用硝酸异山梨酯治心绞痛,有哪些要注意的?留意3个副作用
实不相瞒:心脏不好,3种菜常吃,不费劲就能“通血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