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的好帮手——心脏起搏器

心脏的好帮手——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简单理解就是模拟正常的心脏跳动。形象地说,起搏器就是“发电机+电线”。起搏器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的皮下,导线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导线顶端的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内侧面心肌上。起搏器工作时,脉冲发生器发出电脉冲,经导线、电极传到心肌,心肌感受到电脉冲刺激产生收缩。同时,起搏器电极也将心脏的电活动收集起来存入脉冲发生器的芯片内,以便进行分析。心脏起搏器并不算是新兴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某些疾病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那么,到底心脏起搏器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

常见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1.窦房结功能障碍:心脏窦房结/周围组织因为病变导致功能异常,引发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动过缓。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慢快综合征、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全等病症。

症状表现:脑供血不足、心肺供血不足、周围组织供血不足。患者多有头痛、头晕、耳鸣、乏力、胸闷和睡眠差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失语、运动障碍和晕厥等。

2、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前者简言之就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导致心脏不能“按时、按点”正常收缩和泵血,引起各脏器供血不足。依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后者是指房室结以下的传导系统明显异常,导致心跳明显减慢且心房心室收缩完全脱节、各干各的。

症状表现:轻者可感觉到心悸和心搏暂停、乏力、头晕和心绞痛,重者可以晕厥、猝死等。

3、其它:神经介导性头晕、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扩张性心脏病、长QT综合征等。

别看适应证很明确,但临床上更多遇到的是患者本应该安装起搏器,却因为各种顾虑选择“先扛着”。

安装起搏器后要注意什么?

①避免穿紧身上衣,减轻对埋植起搏器处皮肤的刺激。术后切忌用力捶背排痰、剧烈咳嗽,主要目的是防止电极线脱落;

②术后按医嘱服药。如果出现心悸、头晕等情况,医院就诊,并做心电图以分析检查结果;

③术后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提重物、大幅度活动、急促运动,还要确保外出旅行时随身携带植入卡;

④使用移动电话要留心。为了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电话与起搏器之间最好保持15cm以上的距离,并尽量使用离起搏器较远的一侧耳朵接听;

⑤尽量避免接触高磁场和强电场的设备或滞留在周围。可能会产生干扰的电子设备可谓是无处不在,大家一定要留心:雷达天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限制区域、电锯、床垫式或枕式磁疗仪、电子安检系统、发动状态下的汽车引擎、磁共振仪、透热疗法治疗、电手术刀、放射线治疗及装置,但一般的日常家用电器正常使用不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作用,包括微波炉、移动电话、电吹风、电动剃须刀、吸尘器等。例如离工作的微波炉1米左右,移动电话使用起搏器对侧的耳朵接听,这都是十分安全的。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无论乘坐飞机、轮船、火车还是汽车都没有问题,但是安全带不要压迫起搏器;

⑥定期复诊。植入起搏器后1、3、6、12月都必须按时复诊,一年后每年仍需检查1-2次;接近更换期或起搏器电量耗尽时更要及时复诊,由于起搏器的使用年限决定了病人所需起搏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强度,所以大家要仔细一些:一般单腔起搏器使用寿命为8年,双腔起搏器使用寿命为6年,更换起搏器必须咨询专业的心脏病医生;

⑦学会自测脉搏。每天清晨醒来或静坐15分钟后监测脉搏,假如少于起搏器预设的频率(50至60次/min)并伴有心慌、胸闷和头晕等不适,医院检查;

心脏起搏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且其技术革新仍在不断完善。现在起搏器的分型也很多,不仅仅是作为心率慢患者的一种“心率补充”,还能够减少慢快综合征患者的房颤发作,缩小心衰患者收缩不同步的程度而增加心脏射血,改变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心室收缩顺序”而降低梗阻程度,体内植入除颤器而预防猝死等。但是数据统计我国仍有不少该安装的患者没有安装,因此我衷心希望大家就此了解、认识起搏器,让它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疾病的困扰。起搏器有自己的寿命,但是在“执业”期间,只要呵护得当患者一样可以结婚生子,一样可以上班工作,一样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斑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hys/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