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的叹息。
支架真的可靠吗?
心脏支架(Stent)
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中国是心脏介入手术的大市场,然而,年10月14日,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在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称心脏支架一半不靠谱,暴利达9倍。
01心脏支架的叹息!!
人民日报(年09月12日19版)
最近,医院胡大一教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得很好,通过检查没有发现症状,但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医生不相信。后来,这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响。
焦点人物胡大一?人物简介
摘自┃百度百科全书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及国内外重要学术团体委员,并担任《中国医药导刊》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杂志》等多种国内外杂志副主编、编委。
文章原文看来,听懂支架的“叹息”,并非易事。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永远不会相信患者的说法。其实,道理很简单: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最有发言权。不是因为医生认为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了。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换位思考。医生在观察,病人在体验,一个“站在床旁”,一个“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多年前,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术,胃全部切除。在弥留之际,他浑身插满管子,不能进食。他告诉同事,自己做了一辈子胃癌手术,原以为切得越干净越好,此时才明白病人有多么痛苦。对于晚期胃癌病人来说,哪怕保留一点点胃,生活质量也会高得多。
从病本位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生理指标正常,就是健康的。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生命。从人本位医学的角度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医生必须高度 母亲52岁,特别的胖、血压、血脂都很高,中度脂肪肝。10月初,因为心绞痛住院,医生竭力劝她做支架手术。后来母亲做了冠脉造影,由于坚持只做造影,而不做支架,医院也没有办法,说是一个血管堵了90%。但因母亲手术时,血压控制不住,因此,第一次冠脉造影时,没能做成支架。后来,在饮食上给母亲进行控制和调理,60多天体重减了5斤,腰围也减了,情况正在慢慢好转。母亲感觉很好,也不憋气了,身上也轻松了。但天有不测风云。因身体轻松了,一时兴奋,爬了一趟六楼,给人家送东西,回家就感觉心绞痛。医院。而且送的医院,就是一个心绞痛,医院楞是把人送进了ICU。说上次堵了90%的那根血管,这次堵了99%。我一听这个就觉得奇怪,除非再次做冠脉造影,否则医生不可能如此精准地告诉病人血管堵了90%,还是99%。其实,母亲入院没多长时间,输了一瓶液之后就缓解了,能吃能能喝的,但医院就是不让出ICU病房。ICU一天就要,看来不把那点钱折腾完了,就是不让出ICU。并且,医生轮番轰炸,坚持让做支架。最后在支架手术单子上签了字。结果,冠脉做完了,医生告诉说,四根血管都堵了,这次可不是放1个支架了,要放四个。一个支架5万,四个支架20万。怎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四根血管全堵了呢?这病的发展,也不可能这么快吧?真的要是四根血管堵了,两个月前的检查,也能看得出来啊。而且,如果真的堵成这样了,病人怎么会能吃能喝呢?医院也没有给做支架,反而建议直接转院,做心脏搭桥术..........
岁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