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手术是目前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瓣膜病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受传统观念的驱使,总是认为手术是高风险的,所以还是比较忌讳。那么,心脏瓣膜病可以不做手术吗?不做手术会不会有危险呢?
心脏瓣膜病的好发人群是25—35岁的青年人。起病时间段大多集中在30岁左右,但是,由于心脏瓣膜病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及时察觉,所以一般发现自己的病情时,往往起病都已经10年以上,此时瓣膜功能受损已达一定程度,必须要手术了。而如果患者在早期就能察觉到失眠、乏力、四肢肿痛等现象,医院做检查,采取药物治疗,并调整生活习惯,病情及时稳定下来,还是可以避免手术的。
如果患者经检查,发现瓣膜受损较严重,那么该手术还是要手术。此时仅靠药物治疗是无法解除病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会引发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导致偏瘫失语、脑中风、猝死等严重后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瓣膜病手术成功率已经非常高了,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手术重获健康。瓣膜修复手术和瓣膜置换手术技术也愈发成熟。希望广大患者要放下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积极面对治疗。
来源:心血管病频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