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不做心脏支架,心脏搭桥就只能等死太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医疗水平越来越高,怎么心血管病却越来越多?!

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医学专家胡大一,做了40余年心血管病医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话都是他公开接受采访时说的,说得透彻、在理!

1

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

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讲起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被戴上冠心病“帽子”的起因就是心电图当年报告有ST-T改变,结论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

被打右派几年后还被平了反;被误扣上冠心病“帽子”,竟然一扣几十年?

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30-40年前,肉蛋油糖都凭票供应,“三高”的人很少)、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

这些中青年女性常描述有胸闷、憋气甚至有夜间惊醒,自述濒死感,大多为焦虑惊恐症状。

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仅因为心电图报告的ST-T改变被CT、被造影,接受大量放射线。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

2

不做支架就是等死?太荒谬了

有一些广告经常会刊登“高血压不吃药,冠心病不开刀”,我觉得高血压的大多数患者应该吃药,而冠心病患者不要盲目地去做支架。

“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桥。它对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有效,但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

胡大一教授在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在稳定的情况下,我作为心脏科大夫,不建议做支架。”

不能做支架、不能做搭桥就只能等死?这实在是太荒谬了,我在没有支架、没有搭桥的年代做了30年医生,很多老年人活得好好的。

原因何在?把药吃好,把生活方式调理好,睡好、心情愉快,在家属帮助下,病人心里有底,就会活得很好。

3

狭窄不到70%不需置入支架

体检冠状动脉CT发现70%左右或更轻的狭窄,没有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做心电图负荷试验,阴性,做支架意义不大,甚至带来风险。这种情况下支架可能比自身病变风险更大。

狭窄不到70%不需置入支架。但是,狭窄70%是否一定要置入支架,要认真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决定。

有无心绞痛?病情是不是稳定?狭窄血管供血的心肌范围?药物的疗效如何等等。如病情稳定,药效好,狭窄血管不是主要大血管,不需置入支架。

这里患者朋友们就出疑问了,冠状动脉狭窄75%的冠心病不放支架,吃药又不管用,那怎么办?当然有办法,北京行善堂心脏专科中医诊所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就可以治疗。

4

不下支架随时会有危险,错!

需要注意的是,如病情稳定,下支架比不下支架危险!支架会扩破稳定斑块,斑块破裂血栓随之而来。

支架、尤其药物支架本身是个长期有血栓风险的血管内金属异物。放多了风险更大。

5

遏制CT支架飞

现在体检中CT用的较多,有些地方甚至很滥。CT体检报告常看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斑块。

如无症状,没有心绞病,别轻易进行造影和支架;必要时可做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评估。

如有胸痛胸闷症状,要找常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好好分析一下是不是心绞痛。

如果在门诊碰到“三句半”----有胸痛,不典型,咋办?造影!动员造影,不必盲目马上住院。碰到这样的“三句半”,须谨慎决策。

冠状动脉CT发现肌桥,千万不要盲目接受支架或搭桥治疗。

即使需用支架治疗,大多不应超过三个。需要三个或更多支架的患者,心内外科要进行会诊。左主干、前降支近端、多支血管有病变尤其有糖尿病者,搭桥手术远期效果优于支架。

美国的支架记录是在同一个患者做了27次手术,植入67个支架,这位支架医生已在监狱服刑。太多支架,太多风险;支架多,风险大。

6

稳定的心绞痛不一定要做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要犹豫,支架越快越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可挽救生命。

心绞痛虽稳定,但用药后心绞痛不能满意控制,支架有助于更好缓解心绞痛症状。

如心绞痛稳定,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控制满意,不要轻意放支架,要找临床医生评估。

如心绞痛稳定,用药后症状消失或很少发生,做支架没有必要。

7

10个心血管病9个可以预防

每10个心肌梗死有9个可以被预测,而6个心肌梗死,5个可以预防。预防好心血管疾病,我们可以多活10年。

预防心血管疾病要:

●坚持适当运动: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

●控制体重:肥胖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3倍。

●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明显相关。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比正常人高2倍;血清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者高达70%以上,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良好的心态: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法宝”。

8

得了病,也得享受生活

其实不管谁生了病都会担心两个事:第一是容易复发,容易出事,第二是患者心里没底,不敢旅游、不敢享受生活,也不敢恢复工作,生活质量很差。

其实这样是给自己施压,再好的治疗,也别忘了运动,别忘了享受生活,把心放开每个人都是一个人生过程,横着比会越比越郁闷,其实活好自己、做好自己是最好的。

现在我们有了支架、搭桥、药品,可大家都把运动忘了,担心是没有意义的,自己吓自己都容易把自己病情给吓严重了就亏了。

不过不要爬楼梯,因为爬好了心脏,爬坏了关节。走路对关节损伤不大,对心脏、肌肉都更安全。

很多人都知道每天去公园溜达一圈,这强度不达标。锻炼要以微微出汗,有点喘但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为好。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商务BD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by/7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