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乡一个出生才10天的宝宝被扎得全身是针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80%至90%的宝宝在出生后都会出现轻重不同的黄疸。绝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消退。医院也可以治愈。

近日,桐乡市一院新生儿科接诊了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因家人误信土郎中的土法“挑油疸”,结果孩子身体多处被针扎伤,疑似引发败血症。

患儿全身上下布满针眼

“那是个男宝宝,被送来的时候出生仅仅才10多天。”一名接诊医生回忆说,孩子被送来的时候全身皮肤看上去非常黄。给孩子脱下衣服检查时,医生都震惊了,在孩子的手指、脚趾、腹部、臀部等多个部位都有密密麻麻的针眼。

曾找乡下郎中“挑油疸”

孩子家人告诉医生,这个孩子在几天前曾被带到乡下土郎中处“挑油疸”。

什么是“挑油疸”就是土郎中用土法用三棱针等工具扎刺宝宝的脚、腹部等多个部位以放掉“毒血”。

不过,挑过“油疸”后,宝宝的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孩子父母这医院治疗。

医生检查后发现,这个孩子不仅有黄疸高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还可能因为“挑油疸”而导致了皮肤感染并发了新生儿败血症。在医生建议下,孩子家长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

或因“挑油疸”导致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并不常见,有部分病例就是因“挑油疸”引发的。这个宝宝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在“挑油疸”时,针头未消毒而导致感染,进而引发了败血症。”桐乡市一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沈金月告诉记者。

那么,新生儿出现黄疸都是正常现象么?宝宝出现黄疸了该怎么办呢?

带你认识新生儿黄疸

据了解,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孩子在新生儿时期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或黏膜出现“黄染”的情况,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在宝宝出生后第2~3天起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逐渐减轻。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左右消退。宝宝出生后要鼓励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因为在出生头几天里,没有得到足够的乳汁量,可能就无法通过大便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找医生咨询一下哺乳问题。

在宝宝出生后,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皮肤有没有出现变黄的情况,并注意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时间和情况。如果宝宝的黄疸未消退或者黄疸出现比较早且情况严重,那么家长要医院进行检查,及时诊治基本都可以治愈。一般而言,医生会先让孩子测一下胆红素指标,必要时也会抽血检查血清胆红素。根据检查结果,医生才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而治疗上多采用蓝光疗法。

“出现病理性黄疸是有症状的,比如短时间内黄疸加重、反应变差、体温降低,同时并发硬肿症、肺部疾病等,或者孩子身上出现斑块或瘀点、瘀斑。”沈金月提醒新生儿父母,如果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医院进行治疗。

不要轻信土方法

在沈金月看来,古代中医治疗黄疸的方法和土郎中做的“挑油疸”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医讲求辨证施治,不同的情况不同处理。而土郎中则不然,他们基本都不具备从医资格,甚至连“挑油疸”的工具可能都没有规范消毒。因此,针刺导致孩子并发感染的事例层出不穷,甚至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来源: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wh/81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