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双减rdquo后第一次

“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已经结束,今天,很多学校都通知学生到校,讲评试卷。随着一个个“盲盒”揭开,家长群里的讨论也热闹非凡。

大家热议,“双减”后的期末考试有了不少变化,试卷的题目字数多,内容出得活,与生活、时事靠得近。

这两天,网上还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你以为是数学卷子,结果考的是阅读,考的是信息获取的能力;

你以为是语文卷子,结果考的是时事热点,光埋头书本不关心热点问题得不了高分,博古是为了通今,叫你多读书是为了再从书本里出来看世界。

同样,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中小学期末试卷最近也让家长在群里、朋友圈里高呼“难出天际”,引发网络热议。

专家分析说,“双减”后北京第一场期末考试,语数英三科考卷的变化,以不同形式回应了“双减”的目标。而北京的考试方向,一定程度代表了其它城市考试改革的方向。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北京中小学语文卷反映出的考查趋势是:

难度中等,不出偏题,但是文字量极大,要求孩子们阅读速度快,精度高。因此低年级的同学,第一是别忙着刷题,还是紧抓课内,读写基本功要加强。第二就是阅读、别偷懒,多输入,将来才能有输出,为融会贯通做足准备。

杭州一些学校的试题,跟被大家热议的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中小学期末试卷类似,有不少新颖的变化。我们通过家长拿到了一些试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某学校八年级语文:

整张卷围绕浙大研学进行

某学校这次八年级的语文卷据说很新颖。我们拿到了这份试卷,果然挺特别的,整张卷都围绕浙大进行,考试过程就是带着孩子们进行一次浙大研学活动。

可以看到,试卷开头就表明主旨:

“同学们了解到,著名的浙江大学有多个校区位于西湖区,大家计划在春假期间赴‘家门口的好大学’——浙江大学,开展研学活动。在老师指导下,班级分小组完成“浙江大学研学”准备报告,请你与各小组一起完成任务。“

然后,试卷中的字音考查、错别字考查、成语考查、古诗词考查、阅读理解等题目统统围绕浙江大学研学活动进行,一条线索贯穿全卷。

阅读材料有一部分特别介绍了浙大老校长竺可桢的学术思想、求是精神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则让学生一起为浙大做创意月饼设计方案,给出了浙江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wh/815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