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一台特别的心脏手术被杭城各大媒体报道: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放入相当于一根圆珠笔芯粗细的导丝,直通左心室,通过导丝首先放入球囊,扩张狭窄的主动脉瓣,然后再放入带有人工主动脉瓣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这样的心脏手术,伤口只是大腿根部两个不到1厘米的口子,手术完不用缝合,贴一块纱布就可止血。
“如果以某一种疾病来衡量与人与死神间的距离,那距离最近的无疑是心血管疾病。对于不少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来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TAVI)”简直就是又开了一扇“生命之门”——如果你记不住这个专业术语,那请你一定记住能完成这样高难度、低创伤的医学团队:浙医二院心脏中心。
“我们能用不开刀的方法解决开刀的问题。”浙医二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如此总结这项手术。
浙医二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
顶级学者在浙江开创的世界级的手术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最新版全国八年制《内科学》教材共同主编、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心血管病学学位点负责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心电与循环杂志》(原名《心电学杂志》)主编、《World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主编、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里根医学中心VistingProfessor兼职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王建安,浙医二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是这个顶级团队的核心。
作为浙医二院的院长,更作为与死神短兵相接了30年的心血管病学专家,在王建安教授看来,如何做一名好医生?最直接的答案就是“用医术给病人以重生”。
年国庆节前,80多岁的陈大伯乐呵呵地准备回家过节,谁能想到1个多月前的他曾徘徊在生死边缘。
3年前,陈大伯被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这类疾病一般是由于风湿性、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差,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但30%的病人因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合并症等原因不能接受外科治疗。像陈大伯这样80岁高龄的老人,同时存在严重的冠心病,安装过心脏支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个高危因素,手术风险极高,了解情况的外科医生们都纷纷摇头:“很可能上了手术台就下不来了。”
最终,王建安教授的浙二心脏中心团队接待了陈大伯。来自心内科、心脏外科、心脏超声、麻醉科、放射科、体外循环等多个科室部门的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分析认为,陈大伯最佳的治疗方式是开胸换瓣治疗,但因为他同时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器官疾病,根据欧洲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提示手术死亡率高达74%,不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建议微创换瓣治疗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术后第2天,陈大伯的胸闷气急就明显缓解了,还可以下地走几步了,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左心耳封堵术、磁导航射频消融术、经皮左心室室壁瘤成形术、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
这些心脏介入手术不仅有着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少的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这些名称复杂的手术每一个都是一次重生的希望。
强大的多学科团队拼的不仅是技术年1月1日元旦,对江山“换心人”严先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要带着全家人亲自开车去数百公里远的杭州市萧山区,到另一位“换心人”蒋大姐的家里做客。这是他们两个家庭两年前的约定。
2年多前,严先生和蒋女士都因患上了“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须做“心脏移植”。两人先后在年国庆前夕住进了浙医二院的心脏大血管外科,等待心脏移植。住院期间,因“同病相怜”使他们相互认识,两个家庭也因此走近并结下友情。幸运的是,他们都得到了合适匹配的心脏供体。
“换心人”蒋大姐康复出院时,严先生刚进入术后恢复期,在他们相互告别时,两个“换心人”的家庭相约,二年后的国庆节,他们要重新相聚。
在两位“换心人”新生的背后,不仅有幸运之神的眷顾,更因为有浙二心脏中心这样强大的多学科团队。
在浙医院,每一个大中心不是某个重点专科而是多个优势学科的有机结合。心脏中心就是一支集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影像科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创新团队。
创立于年的心血管内科是卫生部首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浙江省唯一的心血管内科支撑学科,浙江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承担、、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共40余项,省内最早拥有了“一站式”心血管杂交手术室;心脏大血管外科以微创为特色,其微创心脏手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心脏影像科拥有先进的临床诊疗设备和技术,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年“省内心医院之一”,浙医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近期已完成了近10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达%。除了在实现高难度手术常规化的同时,心脏大血管外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董爱强教授力求把常规心脏手术微创化。心脏微创手术不但切口微小、隐蔽、美观,被称为“比基尼切口”,且术后康复快,术中术后基本不输血,总费用较低,因此受到病人的广泛欢迎。目前,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的微创手术占到了总量的1/4,医院。年,心脏大血管外科成为“浙江省微创心脏外科”重点学科。
心脏超声对于心脏手术来说可以说就是手术的“眼睛”——每次手术前的评判、每次手术中的监测、每次手术后的效果都需要“眼睛”来观察。由浙医二院游向东副院长领衔的心脏超声科不仅是浙江省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及浙江省超声技术指导中心挂靠单位,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医二院心脏中心心脏超声科可以说是浙江省心脏手术中“最明亮的眼睛”。
多学科的团队,不仅因为完美的技术配合更因为能为患者考虑更多。年7月起开设的全国首个“心血管日间病房”、年10月启用的浙江省第一个杂交手术室等举措,浙医二院的心脏中心不仅让心脏手术的效率最大化,手术方案最优化,也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希望和重生的灯塔”,在浙医二院的白癜风照片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