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普遍存在QT间期延长,多种围术期用药及围术期情况均可导致术后QT间期延长。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年8月出版的《麻醉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
心脏复极化异常表现为QT间期延长,能够增加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危险,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源性猝死。尽管有若干关于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报道,但与围术期QT间期延长有关的系统性证据仍有限。
该研究纳入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大型非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评估了围术期用药的累积效应及围术期情况对QT间期延长的影响。获得例患者的术后连续12导联心电图结果。主要转归为心率校正QT间期(QTc);主要转归变量为,其他时间点较基线的QTc间期改变(△QTc)。记录所有的围术期用药。重点研究QTc间期绝对延长>ms和相对延长>30ms及>60ms的情况。
结果显示,手术结束时,80%(/)的患者出现QTc间期显著延长,平均延长23±26ms(P0.)(图1)。约51%(/)患者的QTc间期>ms,4%(16/)>ms。39%(/)患者的△QTc>30ms,8%(34/)>60ms,0.5%(2/)>ms。△QTc在随后的时间点未发生改变。1例(4%)患者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其△QTc为29ms。以下药物可显著影响△QTc:异氟烷、美沙酮、酮咯酸、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舒他西林甲苯磺酸盐片、肾上腺素、麻黄碱和钙剂。术后体温与△QTc呈弱负相关(r=-0.15,P=0.02);血清镁离子、钾离子及钙离子浓度与△QTc无关。
研究者认为,术后QT间期延长普遍存在。数种围术期用药与QT间期延长有关。药物间相互作用为术后QT间期延长的主要诱发因素。然而QT间期延长的确切原因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尚未明晰。尽管如此,术后QT间期延长可能增加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危险。
该研究的局限性为(略,详见全文)。
(《麻醉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