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阳虚型
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手足怕冷,或突然昏仆,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舌淡苔白,脉微沉迟。
1.2、阴虚型
症见心悸怔仲,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1.3、气血两虚型
症见头晕气短,面色萎黄,唇淡无华,心悸自汗、舌质淡,脉血弱。
1.4、气郁型
症见头晕心悸,胸肋胀满,抑郁寡欢,神情默默,苔白脉弦。
1.5、痰阻型症
见心悸胸闷,眩晕痰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苔腻,脉弦滑。6.血瘀型症见胸闷心悸,或胸中刺痛,唇紫甲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结代。
2、心脏供血不足有什么危害心肌最怕缺血,缺血就会缺氧。心肌缺血主要由于血液所含物质的变化和血管腔内产生病理改变的结果。大多起因于膳食不合理、运动过少等生活因素导致的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还有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情绪波动、烟酒嗜好,以及某些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都可引起血管改变致使心肌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血管病,在发病早期常无症状表现,逐渐出现气短,表现为:呼吸急促,原先上三四层楼无甚感觉,如今上二楼就出现心慌气短、心跳加快,说明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减弱,这将是心血管病的早期提示。如果又感疲乏无力、阵发胸痛,已经是比较明显的心血管病症状了。
3、心脏供血不足的对症治疗3.1、阳虚型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手足怕冷,或突然昏仆,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舌淡苔白,脉微沉迟。
治宜:益气回阳,养心复脉。
3.2、阴虚型症见心悸怔仲,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宜:养心益肾、滋阴安神。
3.3、气血两虚型症见头晕气短,面色萎黄,唇淡无华,心悸自汗、舌质淡,脉血弱。
治宜:气血双补,宁心安神。
3.4、气郁型症见头晕心悸,胸肋胀满,抑郁寡欢,神情默默,苔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4、心脏供血不足怎么调理?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
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
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专家建议:通脉颗粒+强力天麻杜仲丸
心脑同治,解除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症状
适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稠血粘、头昏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木等。
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等症见胸闷气短、胸痛心慌、心前区不适、心律不齐(早搏、房颤等)、心功能低下。
丹参、川芎和葛根三药合用分别具有活血、行气、升阳之功效,协同作用相得益彰,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病。
1)解决心脑“清”的问题:恢复血流通畅,促进心、脑母细胞再生,恢复心脑功能,保持心健康。
2)解决血管“通”的问题:扩张血管,打通血管阻塞。
3)解决血液“动”的问题: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运速度加快。
4)解决血液“浓”的问题:降低血脂。
5)解决血管“硬”的问题:降解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压,软化血管。
6)解决小血管“堵”的问题:溶栓、抗栓、打通毛细血管及心脑组织梗塞。
天麻能够疏通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通透性,阻止血栓形成。具有降血压作用,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可以使心脑血管的阻力降低和血流量增加。
患者应按疗程治疗,第一疗程为治疗期,第二疗程为深度治疗期,第三疗程为巩固期。一疗程10盒,按疗程服用,可彻底摆脱患者的病痛,达到优质睡眠效果。患者一定要有耐心服药,期间还要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治疗期间请勿贪杯、熬夜,遵循医嘱,控制饮食,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