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莱州的韩医院的一位“老朋友”了,多年前因为反复头晕,医院就诊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出于各种考虑,韩大爷在家人陪同下到医院做了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今年再次门诊复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也近乎闭塞了,本打算再次去北京就诊,家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这种手术也开展很多年,并且手术技术非常成熟。医院也能开展同类手术,并且手术医院相差不大?家属抱医院血管外科门诊。
在门诊,刘英军主任跟病人详细讲解了手术的必要性,并且给家属展示了以前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资料以及术后恢复的情况,打消了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在住院手术准备期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脑卒中。由于患者为手术期脑出血的风险较大,血管外科全体成员经过详细周密计划,为韩大爷顺利实施了左侧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补片成形手术,由于手术准备充分,术后韩大爷恢复非常顺利,个人感觉头脑清亮,反应更灵敏,并且视力比术前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目前,医院血管外科率已经完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上百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相比较颈动脉支架而言,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优势很多。具体说来:一是手术区域暴露,血管外科大夫在放大镜下精细操作,可将手术处理得干净无残留;二是并发症少,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斑块清除不彻底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等状况,都可有效防控和应对;三是性价比高,手术费用仅为做支架的一半左右,四是术后再狭窄率低;这在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中已得到证实。我国卫生部在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对发现颈动脉狭窄70%以上的患者,具备CEA手术指征且无明显禁忌者应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佳的循证医学典范,经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为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小科普
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首位。每年有万人死于脑卒中,约占人群总死亡率的20%。急性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瘫痪、失语、痴呆以至死亡。已成为医学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而颈动脉狭窄要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或重要原因。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在西方,约90%的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在我国,随着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颈动脉的狭窄治疗方法有常规的内膜剥脱术(CEA)、常规内膜剥脱术+补片成形术、反转式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等很多种方法。这么多的选择让患者无所适从,同样也让非专科医生眼花缭乱。欧美国家的NASCET,ACST等临床试验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仍是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金标准。最近发表在JVS上的CREST试验结果证实:CEA和CAS都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CEA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率低,CAS围手术期心梗发生率低。颈动脉支架适用于高龄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如颈部放疗术后等。颈动脉补片重建是预防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总而言之、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是多元化也需要个体化。只有全面掌握常规手术及支架介入技术的血管外科医师才能没有偏见的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