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良,主任医师、教授。年生,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医院胡大一院士专家工作站(心血管康复中心、心血管内科三病房)主任、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委PCI(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资质获得者。
医院胡大一院士专家工作站主任
医院心血管康复中心、远程心电管理中心、心血管内科三病房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国家心脏康复培训基地(医院)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辽宁联盟主任委员
全国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家发展联盟辽宁省联盟主席
胡大一医生集团特聘专家
医院(远程)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辽宁基地负责人
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医刊》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等一系列医学期刊编委。辽宁省人事厅,劳动厅劳动力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及沈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药品及医疗器械政府采购专家组成员。年被辽宁省卫生厅评选为“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先进个人”。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病研究所、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进修介入心脏病诊治技术。省内率先开展心血管康复技术并组建“医院胡大一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领域: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康复,尤其在冠心病介入及搭桥术后康复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远程心电分析及复杂心律失常诊治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见解。
出诊时间:
每周一至五上午(心血管康复中心6号楼2楼主任办公室,因经常出差,请提前电话预约)
支架术后患者能运动吗?
快看看来自专业的心血管康复中心的建议
读者来电分析解答
沈阳市王大爷:我是支架术后的患者,术后不知道该不该运动,担心体内支架的影响不敢活动,觉得整天不动弹一点精神都没有,怎么办呢?
刘培良教授:支架本身对活动没有任何影响,冠心病患者一般支架术后1~2周就可恢复正常运动,但是为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注意事项大有必要。1、首先要选择合适运动:冠心病患者支架后需要选择较缓慢、柔和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慢速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2、量力而行:冠心病患者运动要量力而行,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运动量应根据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长久坚持。3、运动时间合理:冠心病患者运动宜避开心脑血管病好发作的高峰时间,尽量不要晨练,可在下午或傍晚进行运动。4、运动前后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运动前不要吃太饱,饭后不要马上运动,以免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冠心病患者运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进行急救。6、极端天气不宜户外运动:冠心病患者极端天气不宜进行户外运动,如过热、过冷、大风、大雾等天气,以免诱发心绞痛发作。7.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来到专业的心血管康复中心进行康复锻炼,这里有心血管康复方面的专业人员在专业的运动方案运动仪器的帮助下安全训练。
大连市刘阿姨:我老伴是支架术后患者,做完支架三年了,他总觉得心脏支架在体内是个问题,脾气越来越烦躁,心情不好,整天想着他是心脏病患者,不敢活动,以致影响生活,弄得我都跟着焦虑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刘培良教授:是这样的,你老伴的问题要在心理咨询师的评估下具体的分析。首先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心理也是我们心血管康复中心中五大处方中很重要的一一方面,对疾病的预后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我们这里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您老伴做心理测试量表,根据结果医生有针对的采取治疗方案。效果是显著的。希望大家也多多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对疾病的影响,尽早干预治疗.
沈阳市沈北新区王女士:医院有支架人生俱乐部,我父亲是心脏病患者,他想了解心脏病包括支架手术的相关知识,他可以参加吗?具体地址在哪?
刘培良教授:当然可以,目前辽宁省唯一授予的支架人生俱乐部已经落户医院,地址在沈河区小南街号,您可以到医院6号楼2楼心血管内科三病房(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咨询,我们定期会有相关健康讲座,为大家介绍心脏病、支架术后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现场答疑。
锦州市周先生:我是一个心脏病的老患者,得心脏病已经20年了,长期服药不知道这些药都是不是一直吃,自己减点行吗?另外腿总觉得沉,睡眠不好,耳鸣,这些小毛病能调不?
刘培良教授:对于许多心脏病患者都会出现像您一样的困扰,那么对于心脏病老患者来说,药物的调整应该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而不是凭自我感觉来增减药物,这是不科学也不明智的。对于您出现的腿沉、耳鸣等症状,可以到神经科、耳鼻喉科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调整,明确病因。对于您的失眠症状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不要看手机、过量运动,不要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若长期失眠还可以适当口服促睡眠药物进行辅助调整。另外在我们心血管康复中心有体外反搏的治疗项目,效果很好,经过临床大量论证,对您的症状按照疗程治疗会起到缓解或好转。很多缺血性疾病尤为适用,患者反馈做过后睡眠好转,腿轻松了,耳鸣减轻,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好评。
“心慌慌”时莫惊慌不一定就是心脏病
说起心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心慌的经历,有的人表现为心脏“咚咚咚”跳的很强,有的人则是偶尔感觉心脏漏跳了一下,有的人感觉心脏跳的不齐、时快时慢,还有的人则是心慌、气短同时伴有胸闷、胸痛,这些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尤其是进入冬季,机体对寒冷气候不适应,往往会使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进入高峰,那一旦发生“心慌”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及时检查
平日里,如果出现了心慌的情况,我们不要惊慌,医院就诊。医院做个心电图。如果心慌发作的时间很短,可以做个实时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图情况,能反映心律失常的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特点等等,能帮助医生分析判断是不是出现了心律失常,属于哪种类型,并进而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
二、心慌≠心脏病
很多人认为,心慌一定是患心脏病了,其实并不绝对,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在健康人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身上,他们的心脏没有实质性病变,这叫做非器质性心律失常,也就是正常生理情况下出现的心慌。
一般正常人白天心跳在60-次/分,由于各种因素心率增加到70-80次/分甚至次/分左右,就感觉心慌,其实这种心慌是一过性的,不用紧张,大多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情绪刺激、寒冷刺激、剧烈运动、饮酒、浓茶、咖啡等因素引起的,休息之后即可缓解,是不需要就医。
而由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风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属于器质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也不要过于紧张,目前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通过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大部分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指导专家: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蔡昕姝)
定期输液就能疏通血管?不靠谱!
每到春夏或秋冬之际,都会有老年人到门诊要求住院输液疏通血管。问他们有什么不舒服,他们往往说没有,只是听说打点滴有好处,疏通血管,身体健康。我会耐心地对他们讲,真的不需要,最主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是否患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把血压、血糖、血脂都控制好,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平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不需要打点滴疏通血管。
输液治疗只是针对急症患者,输注活血化瘀药通常也只作为改善症状的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漫长,通常是因为生活习惯不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控制不达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血管、局部形成血栓或者斑块脱落堵塞血管,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会因为每年一两次输液而发生改变,即使输液有扩张血管作用,输液结束后几天药物就会代谢光,不会有长期的“疏通血管”作用。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预防性静脉输液的有效性,而且长期静脉输液会有血管损伤。国家药监局公布的资料也显示,很多中药注射液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要从源头抓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达标、稳定,避免血压大起大落,控制血糖的同时预防低血糖,血脂要达标,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还有人问我:需要定期输液疏通血管吗?我的回答是: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