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力量练习形式为一系列中等负荷、持续、缓慢、大肌群和多次重复的肌肉力量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如下3种:徒手训练即克服自身体重(如俯卧撑、仰卧蹬腿、腿背弯举、仰卧起坐、下背伸展和提踵);自由重量训练,包括哑铃,弹力带练习;器械训练,不同身体部位的器械运动。
力量练习——体力好的心脏病患者适宜的肌肉力量训练(徒手篇)
说起运动,对于年轻的患者朋友,在跑步或者是步行过程中,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恐怕就是关节问题了,一方面是因为平时的运动中引起的关节损伤,另外也可能是长期久坐引起的脊椎问题,为了能够将运动很好地坚持下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一个练习:靠墙静蹲练习
静蹲的时间可从10秒开始,逐渐增加至20秒即可。
第二个练习:仰卧卷腹(需要具备一瑜伽垫)
您可以选择在瑜伽垫上练习,要求腰臀部不能离开垫子,上半身进行起立即可,保持2秒后还原到起始位置。
第三个练习:台式俯卧撑。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高度的桌子,将身体重心放低一些,慢慢向下弯曲双臂,躯干保持直立,然后放松。
力量练习——体力好的心脏病患者适宜的肌肉力量训练(弹力带篇)
其次,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弹力带来进行练习,我们建议这些患者每次8-10次的练习即可,做2组。当一个难度可以做到20次时,就可以换成较长、较厚的弹力带。
第一个练习:弹力带伸膝练习
坐好之后,用下肢将弹力带缓缓向前拉动,再慢慢还原。
第二个练习:弹力带坐式划船
坐好之后,用双手将弹力带缓缓向后拉动,再慢慢还原。
第三个练习:弹力带前推练习
坐好之后,用双手将弹力带缓缓向前拉动,再慢慢还原。
这样您在以后每次步行或者跑步前选择任意一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弹力带也可以不选择弹力带)进行2组这样的练习,将会帮助您预防运动损伤和降低风险。
力量练习强度尤其要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力量练习时,一般每组8—12次,每次力量锻炼,以第二天酸胀有感觉为宜。每次锻炼完,必须有一天间隔休息,直至无酸痛,才可以进行同一部位第二次的力量练习。
应注意训练前必须有5~10min的有氧运动热身。推荐初始运动强度,上肢为一次最大负荷量(即在保持正确的方法且没有疲劳感的情况下,仅1次重复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30%~40%,下肢为一次最大负荷量的50%~60%,通常抗阻运动的最大运动强度不超过一次最大负荷量的80%。
Borg评分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评估运动强度的方法,推荐运动强度为11~13分(中等强度即可)。
切记运动过程中的正确呼吸方式,举起时呼气,放下时吸气,避免屏气动作。
范晓绵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