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的诊断指标:
(一).易感因素:
90%以上的IE患儿存在易感因素,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78%一89%)。在先天性心脏病中以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病变、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多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例,特别是外科手术应用修补材料、管道、人工瓣膜及术后残余分流或梗阻的病例均易发生IE。心导管检查、经导管介入治疗、静脉内置管等也是IE的易感因素。病原微生物多为咽喉部、消化道、皮肤部位的常居菌,拔牙、洗牙、牙周手术、扁桃体摘除术等均可导致菌血症。
(二).临床表现:
IE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菌血症、心脏瓣膜炎症及损害、免疫反应及栓塞构成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常见感染性栓塞引起的骨髓炎、脑膜炎、肺炎等临床表现,也可有呼吸窘迫、心脏杂音、低血压等。
新生儿IE病死率高。
(三)病原学检查: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草绿色(α溶血性)链球菌与金葡菌,约占阳性血培养中80%以上,金葡菌有增多的趋势,营养变异链球菌较前增多,其他尚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牛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HACEK菌组(嗜血杆菌、放线杆菌、人心杆菌、埃肯杆菌及Kingella杆菌)、真菌等。非细菌病原体如伯纳特立克次体(Q热病原体)、巴尔通体、衣原体等引起的IE在国外也有报道。新生儿IE主要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B族链球菌引起。(四)诊断标准的变化:
(五)病原菌及推荐方案:
(六)手术时机的推荐:
参考文献: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儿科杂志年12月第48卷第12期.P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4种诊断标准诊断价值的比较.王琪司辉等,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年4月第28卷第7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