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摘要
“冬至”已过,气候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冷的阶段,此时流感病毒又借机来袭,医院里又多了感冒发烧的就诊病人。流感高发季节已经到来,而你做好预防保护准备了吗?“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引起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的传染源以患者为主,其次是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易感者体内,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在我国,甲型流感流行存在着地区差异。在纬度大于等于33°的北方,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月~2月单一年度高峰;在纬度小于27°的最南方,每年4月~6月单一年度高峰;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每年会有1月~2月和6月~8月双高峰。乙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尤以5岁以下儿童和65岁老人多发。感染流感病毒后至发病的时间,即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侵入的病毒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一般为1-4天。起病后患者有畏寒、头痛、发热、浑身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等症状。在症状出现的1-2天内,随分泌物排出的病毒量较多,以后则迅速减少;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第3-4天就开始恢复;如出现并发症,则恢复期延长。每年流感流行均会导致大量患者住院,尤其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差者,易并发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流感典型症状
1典型流感急起高热,畏寒或寒战,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咳嗽、胸骨后不适或烧灼、咽干、咽痛也较常见。体温可达40℃,面部潮红,咽部及结膜外眦部轻度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退热后呼吸道症状较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此型最常见。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症状较轻,病程2~3天。1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感染可以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表现为肺炎型,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继续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容易发生于有潜在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膜狭窄患者)、孕妇或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的人群,但也有多达一半的病例报道尚未确认有潜在疾病。典型的肺炎型流感发病后,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咳、泡沫黏液痰或痰中带血症状;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胸透肺部双侧呈散在絮状阴影,由肺门向四周扩散;其表现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致,患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外周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可长达3~4周。血气分析显示明显的低血氧。痰液中易分离到流感病毒,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到许多嗜中性多核粒细胞;但痰与血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亦无效,病死率可超过50%。婴幼儿及老年人患流感常波及下呼吸道,尤以导致肺炎时病情严重,在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小儿病例中约1/4为流感病毒引起。老年人流感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加,60~69岁组发生率为36%,70岁以上组高达73%。老年人流感肺炎往往缺乏初期症状,易被忽略,发现肺炎时常已伴明显脱水、酸中毒或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如何防治1、保持2英尺的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2英尺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这个距离之外,如果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你的眼睛和鼻子是最易传染的。
2、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3、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如办公室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此外,飞机上也是易患感冒的地方。如果躲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4、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5、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6、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7、注意给厨具消毒。大量的感冒是在厨房得的。这儿藏着最大的杀手———洗餐具、厨具用的海绵、抹布等。这些温暖、潮湿的地方最易大量繁殖病菌。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常触摸的东西,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拉手等。
8、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