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患者意识不清,不知身在何处。电话这头,调度员们沉着冷静,果断处置,向求助、请通讯部门帮忙……一通长达48分钟的急救电话,终于“定位”到患者,第一时间派出救护车赶往救援。
记者在天津市急救中心调度室采访了调度员们的这个急救故事。
最近的一天,在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里,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调度员万平接通来电后,对面传来了微弱的声音,表示自己心脏不适,让救护车赶快过来,地点在军粮城附近。当万平询问其具体地址时,对方并不清楚自己是在哪里,随即电话就挂断了。
凭着调度员的直觉,万平判断病人可能正处于慌乱、危急状况,已说不清自己身处何处。她第一时间按照大致位置就近派出救护车,并告知车组人员病人的情况,让救护车先行赶往现场附近寻找,随即向班调度组长汇报。
正当万平向当班调度组长孟宪斌汇报时,坐席的电话又响了,调度员李侃接通电话,发现还是刚打过电话的那名患者。电话那头,患者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几乎说不了一句整话,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为了安抚患者,李侃告知对方:“急救人员正在火速前往救援。”此时,患者已没有回应。
与此同时,调度组长孟宪斌按照预案流程启动多发联动,指挥万平拨打寻求帮助;孟宪斌同时联系移动通讯公司寻求帮助,并主动添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