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认识心脏支架,不要误会

水管堵塞了,需要疏通水管;心脏血管堵塞了,同样需要疏通。

冠脉造影就是诊断心脏血管冠状动脉的“险情”,而介入手术,或者大家熟知的心脏支架治疗,就是疏通冠状动脉的良策。

看似简单的道理,从患者角度仍有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却始终困扰着很多病人,加上网络谣言和断章取义妖魔化心脏支架,影响着他们的治疗决定。

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该争分夺秒进行介入手术的,却因为这些言论,犹豫不决,错失最佳救治时机,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为此,有必要为广大患者厘清问题,解答疑惑。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由来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做造影、放支架,由于冠状动脉的直径2-4mm,而介入治疗用的导管也仅有2mm左右,所以常被比喻为“在针尖上的舞蹈”。

起源于欧美

早在年,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首次尝试将导管从颈动脉动物心脏测量血压。

年,25岁的德国外科医师Forssmann(-年)开始尝试在临床进行心导管检查,在尸体上进行初步实验后,他在助手帮助下,将一根65cm长的导尿管插入自己的肘静脉并送至右心房,为了确认导管的位置,他步行来到不在同一楼层的发射科,向导管内注入显影剂,记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心导管X线图像。

直至12年后的年,两位美国的心脏科医生Richards和Cournand注意到Forssmann的开创性工作,首次用心导管检查测定右心室及肺动脉输出量,用以诊断先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之前,Forssmann的发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了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不过成功不仅需要热情,也需要智慧和勇气。Richards和Cournand联同Forssmann共同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领奖时,Forssmann无不感慨地说:“心导管术是打开未知大门的一把钥匙,但在这之前的20年里,没有人理解我”。

《纽约时报》将Forssmann誉为超越生活时代的科学家,是他拉开了人类心脏导管介入治疗的序幕。

年,瑞典的Seldinger发明了经皮穿刺导管技术,结束了血管造影需要外科医师协助的历史,成为内科医师可独立完成的一种简单安全的操作,并沿用至今。但在早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还属于禁区,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一定会导致不可逆的心脏停搏。

年10月30日,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Sones在给一名瓣膜病患者行主动脉造影时,在无意中将30ml造影剂注入了右冠状动脉,虽然出现了意料中的心脏骤停,但在患者咳嗽几声使造影剂加速排除后很快恢复正常.

Songes推测冠状动脉可能能够耐受少量的造影剂直接注射,后来的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均证实了Sones的推断。紧接着,Judkins和Amplantz等医师发明了专门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逐步开展起来,成为冠心病诊断史上的里程碑。

当然,前辈们是不会满足于“只看清楚”,他们时刻想着如何通过介入的办法来“治愈”病变。

年,美国的Dotter成功的应用自制的球囊导管治疗了一位股动脉严重栓塞的患者,并获得了成功。

在他的启发下,年起德国的Gruentzig开始研究将球囊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但周围的同事和老师们都批评他的设想没有科学性,即使在狗冠状动脉球囊扩张的实验取得成功后,仍有不少人嘲笑他精神异常。不过Gruentzig没有气馁,始终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年9月15日是冠脉介入史上划时代的一天,当天上午Gruentzig用唯一的一根球囊导管(准备了3根,但其中2根在术前检验中破裂),为一位38岁的男性心绞痛患者Bachmann先生完成了医学史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并获得成功,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年68岁的Bachmann在一次庆典中说:“我接受了Gruentzig医师富有想象力介入手术,谁能想象在30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健康的活着!”看到这,我被感动了。

年,法国的Puel和Sigwart医生在图卢兹实施了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此后更多的冠脉介入器材进入临床,如冠脉内旋磨术、旋切术和血管内超声等。年加拿大的Campeau医师首次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年荷兰的Kiemeneij医师报道首例经桡动脉途径PTCA,降低了股动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不便,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和风险。

年世界上第一个药物涂层支架诞生,大大降低了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我国的介入心脏病学起步不晚,但发展较为缓慢

早在年,著名心脏病专家黄宛、方圻和陈灏珠相继在国内开展了右心导管检查。

年,陈灏珠完成了我国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冠心病PTCA治疗。

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手术量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

年约有50万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但是,每年仍有近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作为心脏科医生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今天冠脉介入治疗已经凭借其创伤小、风险低、康复快等优点,成为与药物治疗、冠脉搭桥并驾齐驱的冠心病三驾马车之一,尤其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优点更加突出,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心脏支架在国外是被淘汰的技术吗?否!

冠脉介入治疗或支架植入治疗的历史很短,只有40年。在它之前,病人只有两个选择,开胸手术和药物治疗。

年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型术(PTCA)诞生,从此拉开了冠脉介入治疗的大幕。

随后,支架的发明是冠脉介入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第三个里程碑是药物洗脱支架的诞生。目前全球范围内,大部分的支架都是药物洗脱支架。接下来,科学家正在研究生物可降解支架。相信随着材料和工艺的改进,这类支架将迎来突破性的进展,这将是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个里程碑。

由此可见,冠脉支架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目前,人口仅3亿的美国每年心脏支架手术例数超过万例次。诸多名人包括前总统克林顿、小布什都成功接受过心脏支架手术。

国产支架与进口支架有区别吗?无明显差别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支架绝大多数是由L不锈钢或各种合金制成的,支架厚度一般在80-微米左右,直径2.25-4mm和长度8-38mm各种型号,以适应不同粗细的血管和不同长度的病变。

所有上市的支架,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是经过大量临床实验数据证实的,都是可靠的。国产支架的质量和进口支架并没有明显差别。但也要注意,不同厂家的支架在尺寸分布、支架物理特性及负载药物方面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即刻及远期效果都差不多,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某些支架(不一定是国产或进口)更合适。所以,不一定贵的就是好的,也不是进口的就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支架能管多久?终身有效

首先,支架本身是金属材质,一旦植入将永远留在体内,并没有有效期。从这个角度看,支架终身有效。

然而,支架作为异物植入,可能会导致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甚至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使得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大幅降低,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一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我们无法将原先的支架取出,而是在原有的支架里面再次球囊扩张或再次植入药物洗脱支架。

装支架后是否还要吃药?规范用药不可少

如上所述,支架植入后还有很多问题,如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此外,冠心病是一个长期的全血管的疾病,除了在很严重的部位植入支架以外,还有很多部位也有病变,只是程度还没到放置支架的地步,这些病变很容易再次加重,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正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

一般药物支架术后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

2.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此类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4.β受体阻断剂等。

5.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情况。

需要进一步了解手术后用药情况,请查阅“心肺血管健康分会官微”老文章《医院乔树宾:支架术后,用药全解读》。或者







































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s/8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