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脏康复的发展,运动处方在心血管类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年10月31日,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康复汇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了车琳教授,对运动处方及有氧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有氧运动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而运动不足是发病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目前并没有把运动不足列为真正的危险因素,但其的确能够导致例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
车教授表示,自己之前做过“运动康复急救措施和安全管理”课件中就提到,成年人在运动的过程中,男性每18万,女性每76万之间就有一例心血管类疾病所造成的死亡。而在确定的例死亡中,又有例是由心血管类疾病引起的心脏问题而导致的死亡。
可见即便是健康的人在运动过程中也存在相对的风险。那么为什么有氧运动又能够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中呢?车教授提到,心血管疾病有其阶段性的特点,从危险因素的角度讲,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长期的肥胖,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而研究证明,这些慢性疾病,都能够通过运动处方有氧运动的治疗来改善。
有氧运动的目的是增加心肺耐力,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如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均可纳入有氧运动的康复治疗中。而在心血管类疾病中,康复所适用的人群,主要是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梗)以及稳定性冠心病、搭桥术后的患者和心衰患者。
车教授指出,其中心衰患者也是很重要的心脏康复人群,心衰里面包括EF<40%的患者,CRT(三腔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以及心衰导致心脏移植和瓣膜置换的术后,主动脉夹层术后的患者也都是适用人群。因此,但凡是心血管类疾病,能够活动的患者基本都能纳入有氧运动为治疗方式的心脏康复中。
有氧运动的运动训练不仅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绞痛,使缺血阈值增加,精准的间歇性高强度的运动也能够改善心脏侧肢循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心梗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包括心室的重构。
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个获益机制是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血压、减少肥胖、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样也能够防治糖尿病,降低炎症,抗缺血,降低心肌氧需求,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有氧运动虽具有诸多益处,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评估非常重要运动训练的众多作用中存在两个特殊作用,抗血栓和降低血小板粘性,这两个作用目前均存在一个问题点,即患者如不常运动,突然做大剂量的运动时,可能会增加血栓的形成,其运动量非常重要。
降低血小板粘性时,虽能够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度,而运动过程中需要补水,如运动导致了缺水,会促使血液变为高凝状态。所以,运动训练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能够作为疾病的干预治疗,应用不得当反而会促进疾病的生成。这就是有氧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心脏康复实际上是在调动动患者的体能,而能够调动多少,就需要由评估来决定。目前,评估中应用最多的是心肺运动试验,因心肺运动试验反映的是心脏、肺(呼吸)及外周肌肉的相互偶联,细胞内呼吸与外呼吸之间的相互偶联。
如使用心肺运动实验精准评估心衰时,患者肌肉力量不够,走路无力,而实际心功能并未出现问题。这时,需要增加患者的肌力及肌肉力量的训练,使患者能够完成他的运动处方并且增加信心。
还有很多心梗患者,发生一次严重的心血管病变之后,给他完成一定量的心肺运动试验,会使患者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能够更快的回归生活回归工作。经过三个月的运动治疗之后,再次评估其心肺运动试验,患者能够发现自己运动能力再次提高,其生活半径也会随之提高。所以整体的心脏康复不仅仅增加了患者的信心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时常需要患者和医生面对面沟通,沟通后有一个重要点:患者会讲很多问题给医生,例如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等。而医生在患者讲的过程中就会纠正其问题中促使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例如某方面没有达标需要调整,这样危险因素就能得到调控。
而更好的方式是,能够建立一个心脏康复的网络,医院我们也能够时刻提醒他。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二级预防,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实际也做到了慢病的管理。
“目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主体应该是心脏康复,并且需要借助心脏康复来落地。车教授指出,虽然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大家都明白血压,血脂,血糖需要控制,而却一直停留在明白但无人管理的阶段。
三甲医院的医生忙于门诊,手术,重危患者等等,远来不及管理这些。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把一些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落地于社区,让社区通过二级预防的管理方式与心脏康复所结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与康复。
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