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年约万人因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是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甚至有人这样说,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于死于所有癌症的患者总和。作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心血管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各种谣言也因此层出不穷。我们来看看心血管健康的10大谣言,哪些曾蒙蔽了你的双眼?
谣言1:有心脏病家族史,就一定会得
心脏病
首都医科医院干部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周志明指出,广义的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疾病,其中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某些心律失常疾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等与遗传密切相关;而冠心病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同一家族的成员发病几率相对较高,但90%的心脏病患者发病,主要与高盐、高热量等不良饮食习惯,吸烟、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但不能绝对说有家族史的人就一定会发病。
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胆固醇水平升高等血脂异常情况,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代谢综合征或2型糖尿病等疾病,还一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如果你有遗传性的高胆固醇、高血压或糖尿病也别担心,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服药也可以避免或延迟心血管发病风险因素。
谣言2:“好胆固醇”够,
能消“坏胆固醇”的不良影响
很多人曾经认为,“好胆固醇”足够,就可以抵消“坏胆固醇”的不良影响。最近的很多研究却显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周志明也表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胆固醇分好坏,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一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能将血脂转运到肝脏清除;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负责将血脂转送到外周。如果LDL-C增高,不仅血浆总胆固醇升高,还会刺激体内合成胆固醇增加,进一步增加心血管风险。所以,好胆固醇高一点对身体有益,但不能完全抵消坏胆固醇的坏影响。
谣言3:饮食调节,高LDL-C水平
能降至极低
体内胆固醇30%来源于食物,70%由肝脏合成产生,因此仅通过调节饮食降胆固醇是不够的。服用他汀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来控制血脂才是王道。
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饮食能够降低LDL-C,但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如LDL-C超标或有冠心病家族史,则应考虑在饮食控制和锻炼的基础上,遵医嘱服用他汀。药物降胆固醇才是最重要的控制胆固醇水平的手段。
谣言4:如果你有高血压,你肯定有感觉
高血压大多病情隐匿、进展缓慢,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在体检时才发现,基本你只能通过测量血压来发现高血压,日常易被忽略,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如果发现血压经常高于/90毫米汞柱,或24小时血压波动很大,就应该及早就医。如果你有高血压家族史,21岁或更早之前测量自己的血压作为自己的血压基数,也许是一个监测血压的好办法。
谣言5:所有脂肪都有害健康
脂肪提供热量,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3类,需要区分好坏。人造反式脂肪(部分氢化植物油)是最坏的脂肪,常见于烘焙食品和加工食品中。这种脂肪会提高LDL-C水平。来自于红肉或黄油等动物制品的饱和脂肪也和反式脂肪一样会提高LDL-C水平。用健康的不饱和脂肪代替不健康的饱可以降低LDL-C水平。
专家指出,推荐摄入不饱和脂肪(如鱼油),限制饱和脂肪,注意搭配好数量和类型。
谣言6:“超级食品”能预防心脏病
没有哪种食物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定的饮食方式也许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食物包括蓝莓、石榴、核桃和鱼等,但是它们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地中海饮食中包括全谷类、豆类、鱼类、蔬菜、水果和橄榄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已被证明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谣言7:每周2-3小时剧烈运动能保
心血管健康
运动因人而异,存在个体差异,如心梗患者剧烈运动易发生心衰。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每天40分钟、每周4-5天的运动量较合适,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如果想要降低冠心病或癌症引发的死亡风险,每周需坚持中等程度以上的运动5-6小时。
但你不必为从运动中获益而制定严苛的运动目标或在周末使劲运动,但走下沙发,走出房间的每一次运动都会为心脏带来好处。运动越充分,带来的好处也越多。
谣言8:搭桥手术和支架植入
会修复受损心脏
搭桥手术和支架植入的目的是帮助心肌恢复血液供应。
当冠状动脉疾病阻塞心肌供血时,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用自身血管在主动脉和病变的冠状动脉间建立旁路("桥"),使主动脉内的血液跨过血管狭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狭窄远端,从而恢复心肌血供。用支架来支撑阻塞的动脉道理也是一样。虽然CABG和支架植入后,会让你感觉良好,但是你的疾病却并没有被治愈只是得到缓解,病程仍在继续。
打个比方,假如心脏是一块麦田,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就像浇灌麦田的沟渠。如果血管堵塞,血供不足,心肌就会受损,严重时发生坏死,就像干旱所致的麦苗干枯。重新给麦田灌水能否拯救麦苗,得看麦苗的枯萎程度,同样,搭桥和支架能否修复受损心脏得看心肌是否发生坏死,不能一概而论。心肌已坏死,就不能从根本上恢复功能;若无坏死则可逆转心肌活性。
谣言9:支架比搭桥更安全
虽然CABG是外科手术,但却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方法,它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
支架置入术比旁路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更快也很安全。但是患者究竟要做哪种手术,却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如果医生让你选择CABG,一定是因为你更适合这种手术!
最后:女性不用担心心血管疾病
肥胖和超重、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均需
年轻时,男性比女性更易得心血管疾病,但是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和男性基本没有差别了。研究发现,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增加2-3倍;患糖尿病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增加8倍。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和管理知识的普及,女性心脏病生存率已经在升高。
转自:循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