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通过网络,读收从千里之外翩然而至的散文随笔,读着湖北孝感叶幼军老师发给本刊的来信,一次次被他灼热真挚的亲情所打动。鲁迅说,莫言男儿心肠硬,几个男儿是丈夫?男儿有泪不轻弹。人到中年,作为为人子、为人父的作者,身负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任,在时间长河中,在飞来疾病面前,作者耳闻目染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甘愿为人父、为人师的孺子牛角色,作者的心灵被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被感动了!本文虽长,但字字句句饱蘸感情,读者也会不知不觉随作者笔下流淌的情感缓缓蔓延。情路长长,我代表博采书窗编辑部祝叶父身体早日康复!真心祝叶幼军全家健康、平安!今天不是父亲节,也不是教师节,但我想说,祝天下所有父亲长寿康安!——刘欣题记
叶父
年第32个“教师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应为执教一生的父亲写点什么,何况父亲身患重病?当我想到自己获取知识的滋养,穿过人生的迷茫,走进知识的殿堂等时,蓦然回首,犹见烛光中笑容可掬的慈父向我缓缓走来……
1今年6月5日,我又去给父母送自种的蔬菜。慈母把我拉到橱房里关着门悄悄地说:“你爸爸昨医院出院,正好一个月,患的是脑血管狭窄病。住院期间,你妹妹还专医院作了进一步确诊。教授说你爸爸的脑中要安三个支架,治疗需20多万元,手术风险很大,因为他已76岁高龄了。怕你们耽心,这次住院就你妹妹知道,她是常来家陪伴我们碰巧发现的。你爸爸是个苦命人,一辈子没享半点福,多年来为了这个家真是操碎了心,你们做子女的要好好宽慰你爸爸一下……”闻罢此言,我不禁愕然,泪水夺眶而出,深为自己平时的粗心而自责不已!
父亲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大,上有一个姐姐。年轻时家境异常贫寒,父亲处处为大家小家遮风挡雨,不辞辛劳,现年愈七旬,体弱多病,一生遭受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在心里,我一直对慈父有着无尽的感恩与敬畏!谁与我共父爱?我愿与读者一起分享一下,关于我的父亲,关于父爱如山的故事……叶幼军父母亲
父亲自年起,一直从事辛苦且快乐着的语文教学工作。据父亲的很多老同事时常不经意谈起——父亲一生谦虚谨慎低调宽厚治学严谨思维缜密,在年轻时自学就异常勤奋,闲暇之余总是苦读诸如《史记》、《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古文观止》、《文心雕龙》、《唐诗宋词鉴赏大典》、四大名著、《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等大量的文学经典,因记忆力惊人被时人称为“活字典”,写作功底扎实,软硬书法精湛,是教育界公认的名师!有一次,高中要上报一个调查材料到原孝感县教委,屡屡被退回要求重写,历时一个多月,校领导束手无策,后很多人想起了病休在家人称“笔杆子”的父亲来。父亲接到任务后,拖着病体当即花了一个下午去实地详细了解情况,花了一通宵就完成了初稿。第二天早上,父亲将呕心沥血的初稿交到了学校。一群老师看了都赞不绝口,只是提议宜在那材料的某处加上“因为”二字(其实亦可不添,上下文意因果关系隐含其间)。材料上报到县教委一次性就被通过了,高中受到了全县通报表彰!对此,父亲只是笑笑。众所周知,父亲一生低调谦逊,为人谨慎,博学多识,考虑问题极为周密细致,对很多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超强的预见性。德高望重的名师叶楚屏先生(已故)、吴汉超先生等曾多次如是说。
230多年前,一向从严要求的父亲抄录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及古文名篇让我、弟弟、妹妹背诵。当时,我们囫囵吞枣地以谁能背多背快为最大的荣耀,还可逃避谁都不愿做的家务劳动。因为,母亲常吓唬我们,称如背不熟诗文的话,就要帮她多做事。其实,慈母从没让大家做事。等到父亲验收时,我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各自的背功。有时谁在背时突然忘了下句,耳濡目染久了的母亲常常在做家务时竟然随口续出下句,化解了我们许多尴尬。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对小时许多背过的东西如《出师表》、《与陈伯之书》、《长恨歌》、《岳阳楼记》等脱口而出。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背过的第一首诗是叶剑英元帅的《远望》、第一篇作文范文是《登高山闯大海》、第一则励志故事是匡衡的凿壁借光等。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语固不虚也!台湾作家琼瑶说:“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读高中时,父亲正好教我语文。课堂上,他授课时经常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板书规范得体。同学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转睛,无数次竟忘记下课铃早响过,仍沉浸在美妙的文学艺术享受之中。难怪一位华中师大颇有名气的老教授多次来信评价父亲的学识,称其能力早就可以教授大学语文!多少次从梦中醒来,我总见瘦弱多病的父亲又在认真仔细地书写教案和批改作业,霎时眼泪悄然滑落。父亲一生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离开学校几十年,仍与父亲交谊甚密,书信不断。年,父亲患严重胃溃疡病休在家。一天,邮递员将一个从部队寄来的包裹送到父亲手中。打开包裹,父亲得知是一位叫张朝清的学生寄来的5斤红糖。不久,张朝清回家探亲,又专门到家来看望父亲。他深知父亲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回部队后特地去买了一套《汉魏六朝诗选》和一套《唐诗选》寄给父亲,要知这些书在那个年代是很难买到的啊,父亲视若珍宝,直到今天拿出来仍象新书。年,母亲患医学上罕见的疑难重病住院,有天张朝清突然出现在母亲的病床前。父亲一下愣住了:他不是在一驻京部队任师级军官吗?怎么也没想到,10多年没见,远在京城做着大官的学生知道我母亲生重病并前来探望。回北京后,张朝清多次费尽心力地寄来了特效药,使母亲的病情有了很大转机。至今,全家人久久难忘。也难怪父亲常说:“有张朝清这样的学生,我下辈子还去教书!”后来,我们多方打听才知,张朝清早已是中央军委的领导了。叶幼军及其父母
熟悉我家情况的人常说,是父亲的爱心挽救了患重病十多年母亲的生命。年冬,身体一向强壮的医院时已生命垂危,经常是吊针从早上8时到第二天凌晨5时,医院发的《病危通知书》一张接一张。在进行过多次抢救后,医生们都劝父亲放弃对母亲的治疗,可父亲坚决不同意。晚上,我们兄妹守吊针父亲从不放心,他总要亲自守,因此,从没有很好地睡过一夜觉。在经过无数轮专家会诊后,经过无数套方案治疗后,医生宣布用药无效,说母亲只能靠激素维持生命。父亲只得含泪将母亲接回了家。一次,一个肾病教授提出用新鲜甜胖根草煮水喝,作辅助利尿治疗。父亲立即开始行动。在一个离家十多里的沙丘,父亲找到了大片的甜胖根草。父亲不会骑车,每次都是步行,一挖就是一天,连中饭也吃不上,回时还要背上几十斤重的药草。十多年来,无论酷暑严寒,父亲从没间断过,整个沙丘被翻了一遍又一遍。一些过路人见父亲常来挖草,便问他是否在卖药材。当父亲说是给家人治病时,有的人竟然生气道:“你莫骗人,治病要那么多?”父亲无奈地只好苦笑。为治好母亲的病,家中早已是债台高筑入不敷出,东挪西借几十万元(当时国家还未启动医保工程,全部皆自费),一家人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可父亲从不气馁,愈挫愈奋,不时给家人鼓劲。据说,坚强是可以传染的。这话我坚信。因此,一直以来,母亲的精神支柱从没垮过,终于靠顽强的毅力,父亲的爱心,积极配合科学治疗医好了顽疾。其间,父亲不厌其烦地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并且坚持每天给母亲写病情日记。我们医院抄来的病历以及积存的化验单叠加起来,差不多一尺高。多年来,父亲为了更好地与医生探讨母亲的病情治疗,医院,总是有意排在最后。
孝感晚报对叶幼军的专题报道
3年冬,多雨雪,天气格外寒冷,地上结着坚硬易打滑的冰,持续时间之长多年罕见。我最医院体检查出心脏有问题,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该院心血管科的何荣华主任反复叮嘱父亲必须尽快领我去武汉动大手术,医院一位专家的联系方式。父亲闻之,心急如焚,医院医院走访医生和患者,寻求最佳治疗途经。医院后,我心脏手术进行近10小时,术后抢救三次才脱险。当时,身患严重高血压、心衰的父亲和久病刚痊愈的母亲每天数次为我喂饭、吸痰、倒便、翻身、洗嗽等。每晚,为了省点钱,父母亲竟然睡在住院部7楼四处透风的过道水泥地上长达二十余天。医生、患者每每见了,无不深深为感动!出院回家后,父亲把医嘱又整理写成字条,让我打印后张帖在床头:“幼军,因你患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定期检查INR结果极为重要,牢记此值只能控制在1.80——2.50之间,因你终生每日必服抗凝药——华法令,药量的多少就是依此取值区域来为据的。低于下限易形成血块堵塞血管,高于上限易引起大出血。每天服用华法令药定在晚上7点,如当天忘记吃药,切记第二天不能追加补吃。因该药在人体内可持续生效23小时左右。你最好在床头、橱房、厕所等处写上服药的大字提示语。为了防止重吃或未吃,你可于每晚吃完药后在挂历上打个对钩,药一定要放在通风或干燥的固定位置。你千万要看清药品的有效期,过期的华法令药起不到抗凝的作用,非常危险。饮食上一定要记住不吃或尽量少吃影响药效的含维生素K过高的食物,如花菜、西红柿、西瓜、芹菜、菠菜、韭菜、茶叶等。避免吃煎炸物,保持饮食平衡,加强适度锻炼,如散步等,早晚喝点白开水,可稀释血液中的浓度,每天吃两根香蕉防中风,常可食些苹果、柚子、核桃、黑木耳等,平时注意保护好牙齿、皮肤等,时刻防止身上各种情况的出血。常叩齿、拉耳、梳头、浴足。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等。”
难怪因病结缘20医院护理部爱心主任刘义兰曾多来信感慨:“幼军,你父亲太了不起啊,为了你们母子的病付出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自年起,我先后患阑尾炎、左腿骨折、胆囊息肉、肾结石、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上消化道大出血、脑梗塞、胸膜炎等,医院医院等处住院达8次之多。每次,瘦弱个矮的父亲总是跑前忙后,寻医问药,细心照料,始终如一。著名的作家冰心先生曾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大爱无言,江流有声。诚哉斯言!医院护理部刘义兰主任
年,父亲退休后,开始潜心辅导照料着我们几家的孩子。清楚地记得,老人家除了辅导我女儿的文化课外,还多次深入浅出地告诫她牢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科学之巅,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只有发奋拼搏,认真地学好一门知识,不光是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适用型人才!在升初中时,女儿于所在高新开发区的七所小学中名列第一!
当年,善良厚道勤劳的妻子高兴地说:“我们的女儿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多亏了父亲的谆谆教诲与循循善诱啊!”后来,读大学本科的女儿在去北京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荣获一等奖后,常执意说有一大半的荣誉应归功于爷爷,因是老人家给予了她科学掌握知识的钥匙!女儿后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社团优秀工作者”、“春晖学子”奖和国家特等奖学金……叶幼军与女儿
年,女儿以骄人的成绩考上了国家重点名校——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其平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奇特的逆向思维方式等几乎得益于家父平时言传身教之熏陶!
4岁月如歌,人生如梦。父亲确是严厉和慈祥的象征!多年来,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用相机记录着父母的点点滴滴。也许,这些举动不曾被二老真正理解过,可我觉得等待就是一种遗憾,遗憾是不能补救的,不能补就的生命是无法挽回的。因为,生命也有它的保鲜期!孝敬父母真不能等!时时做生活的有心人,莫让人生留遗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南开大学兼职教授著名摄影家焦波出了一本震撼全国读者心灵的书——《俺爹俺娘》(照片)。这是一本沉重的书,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俺爹俺娘》是焦波从给爹娘拍摄的近万余张照片中精选出的作品集,这些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鲁中山区两个世纪老人几十年间的生活片断,张张深情、段段精彩。这多幅作品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编织出一个个游子想念爹娘、思念家乡的图片散文故事,让人们完全陷入到了一种感动不已的浓情之中。可以说,《俺爹俺娘》摄影集是每一个游子都应该带在身边的“情”书。
时下,看着成天头晕目眩多病缠身的父亲,我们心如刀绞屡劝节劳保重。不是吗?岁月的苍桑早已深深印刻在父亲瘦削的脸上,每一道深深的皱纹无不印证着他历经的种种风霜雪雨。全家人在父亲亦树亦伞的庇护下,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和谐美好。无论家中多么困难日子怎样难过,父亲总是顽强地为我们铺平道路,担当着一切,引领家人奋力前行!我们兄妹三人早成家另居,父亲对我们的诸多家事总在详细过问、写长信叮嘱,还不时打来“莫沾烟酒,注意冷暖,合理饮食,防止感冒,坚持锻炼!”是啊,这掷地“爱语”难掩岁月沉淀下来的那份苍老,让人闻之心惊!
最后,恭祝父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叶幼军,男,于年4月生,湖大中文+中南财大律本学历,兹居孝感火车站附近。自幼酷爱文学、写作、书法、交友等。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孝南区作协会员、孝感市诗词学会会员、孝感市书协会员、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孝南区摄协会员。自年起,先后在《中国文学》、《检察文学》、《名作欣赏》、《文学评论》、《中国书法报》、《湖北日报》、《孝感日报》、《孝感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纯文学作品近百篇。
?版权说明:本号欢迎投稿,原创为主。本文由作者授权,博采书窗编辑刊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