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心医社
摘要:做完手术后到底该不该运动,尤其是像一些大的手术更是,可能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不能运动,需要卧床休息。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到底该不该运动?
案例:心脏术后白白胖胖医院,心外科一个十来岁的小小子,做完了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两个以后来复查,这好家伙,一个小胖墩,肉呼呼的。妈妈带着来复查的,妈妈一脸的沮丧说:医生,你不是说一点事情没有了吗,怎么现在又出现了心慌、气短的毛病呢?我害怕死了。医生一边安慰孩子的妈妈:不要担心,一边给开检查。检查回来一看什么事情都没有。也许大家都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也问:医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只说了六个字:太胖了,要运动。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心脏手术不是要静养吗?能运动吗?)到底能不能运动,是科学说了算,那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多年影响人们的误区。不光是心脏手术,我觉得很多的手术后,家属或者是患者都有这样的误区。
“去适应”现象告诉你术后也需要运动我们的人体有个特征叫“去适应”现象,如果你长期的不运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逐渐的适应了这样休息卧床的状态,运动的功能就逐渐退化,心脏或者是其他的身体的器官也是一样的会出现退化的现象。长期的这样下去,患者不运动,使得身体发胖,而且吧,降低了心脏的对运动的承受能力。你突然出现了运动,比如上个楼,或者是稍微一动,就会出现喘气,甚至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是困难的。
那做完手术该怎么运动?衡量心脏术后运动的标准有Ⅳ级:
Ⅰ级: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能从事体力活动。
Ⅱ级:能从事轻度体力活动和正常工作,但劳累后易出现心慌、气短。
Ⅲ级:不能从事体力活动,生活尚可自理。但稍活动即有心慌、气短。
Ⅳ级:处于心衰状态,不能正常生活,只能卧床休息。
个人建议,做完手术,不管是哪里的手术,当然不能和正常的人比,说我想怎么运动就怎么运动。但是要学会适量的控制。一般是循序渐进的方法,比如做完手术我能稍微走走,那就走走,一切都是在自己的耐受的范围以内。
比如心脏病的患者爬楼梯到了三层出现了胸口疼,那就爬到二楼时休息一会,如果走40分钟气喘,那就在30分钟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下。当然也要根据您的心功能状态安排您的活动量。如果不适合活动,则要静养。如果你还觉得自己做的不够放心,那你就问问医生,听听医生给予的建议。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