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天空启示录黄帝内经middot中

治疗白癜风用的药 http://m.39.net/pf/a_7232741.html

冠心病在现代中医提倡:活血化淤,扩充血管。这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方法,久之会使人虚弱无力。速效等只能应急,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三七粉,只通河道,是不明肾气为心之动力,不知在上游植树。

中医所谓治疗,一定先要挖病因。

心脏病,一,心主血脉。血液粘稠——动力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阴血不生。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治疗要在兴阳。

二,心在志为喜——紧张、郁闷,都会造成心脏压力。

三,心与小肠相表里,营养不足,精华少,比如长期食用垃圾食品。

四,心藏神(两精相搏谓之神)胃、肾不足。

五,脾,营养过剩造成湿邪,心下急痛。

六,心脏动力源于肾,发电机动力不足,血液流速慢则产生瘀血。

甚至,我们可以用人死时的时间来判断他的病根到底在哪里——同样是心脏病,上午八九点钟死的,真正的病根在脾胃,中午死的,病根儿在心脏,而下午六七点钟死的,病根在肾。关于心脏早搏、间歇这件事,可以打个比方:

我们都给自行车打过气吧,什么叫正常的心跳,一下一下,一下一下,这叫正常。现在我们没劲了,肝不足,血不足,没劲了,没劲就只能压半桶气,这时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要靠加速来打满气筒,这种加速就叫早搏。如此加速,还会中间突然又没劲了,停下来喘口大气,这就叫间歇。

所以早搏是间歇的轻症,如果出现间歇,你再出现规律性的间歇基本上就危险了,比如三下一间隙,五下一间歇等等。从脉搏上来讲,只要出现规律性间隙就基本能算出寿命的长短。

像这种人你要告诉他吃完药再来诊断一次,为什么?因为要把他的脉,要知道他现在是不是从规律变成了不规律,如果变成不规律就进步了。比如一会儿三下一间歇,一会儿十九下一间歇,慢慢吃药调理,间隙就不存在了,慢慢地,脉搏久正常了,人,也就没事了。

治疗心脏疾患的要点在于兴心阳、肾阳。疏通血脉、恢复元气。

养心有两途,一从肉身言,先天保养元气,后天护佑脾胃。胃为生气生血之所,生气郁闷先伤脾胃,后耗元精元气;暴饮暴食或胡乱减肥也是先伤脾胃再伤元精。

二从心灵上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寡欲不是无欲,而是在于“知止”,差不多就得了,贪多嚼不烂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荀子则强调“定心”。定心在于正心,在于思无邪,做一个厚道单纯的人,老天保;如若做人太复杂纠结,就只能靠自己啦!好与坏都是自己的事了。

蛤蚧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主治: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相关配伍:

1、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圣济总录》独圣饼)

2、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太平圣惠方》蛤蚧丸)

3、治产后气喘,气血两脱:人参二两,熟地二两,麦冬三钱,肉桂一钱,苏子一钱,蛤蚧二钱,半夏三分,水煎服。(《辨证录》蛤蚧救喘丹)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本文出自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wh/815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