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心脏听诊全套连载内容,如果错过,请查看历史消息)
(1)第一心音:
时间:出现在心室的等容收缩期,即心室收缩的开始,约在心电图QRS波群开始后0.02~0.s。
组成成分:其中第一和第四成分为低频低振幅的振动,第二、三成分为较高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后两成分为S1的主要成分也是其可听到的成分。
机制:瓣膜起源学说。心室开始收缩时,二尖瓣的关闭产生S1的第二成分,三尖瓣的关闭产生S1的第三成分。由于瓣膜突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听诊特点: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持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听诊部位:心尖部最响亮。
(2)第二心音:
时间:心室的等容舒张期开始,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约在心电图T波的终末或稍后。
组成成分:第二心音也由四个成分组成;其中第二成分为较高频率和较高振幅的振动,是第二心音可听到的成分。
机制:S2第二成分的产生是血流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和半月瓣突然关闭引起瓣膜振动所致。
S2第二成分:分为二个成分:主动脉瓣关闭在前,形成该音的主动脉瓣成分,肺动脉瓣关闭在后,形成该音的肺动脉瓣成分。
听诊特点:音调较高而脆,强度较S1弱,历时较短(约0.08s)。
听诊部位:心底部最响亮。
第一和第二心音判别:
①S1音调较S2低,时限较长,在心尖区最响;S2时限较短,在心底部较响;
②S1至S2的距离较S2至下一心搏S1的距离短;
③心尖和颈动脉的向外搏动与S1同步;
④S1和S2鉴别:寸移法确定。(先听心底部肺动脉瓣区和主动脉瓣区,心底部的S1与S2易于区分,再将听诊器胸件移向心尖,边移边默诵心音节律,即可确定。)
版权申明:部分网络资料找不到原作者而无法署名。在此向原作者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推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