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表1为主动脉瓣反流评价指标。这里的反流包括来自瓣环内的反流和瓣周漏。主要指标包括瓣膜的结构和活动、结构性指标及多普勒测量指标;定量指标包括反流容积和反流分数。这两个指标有很多测量方法,较易产生误差。通过反流口的心搏量是收缩期前向心搏量和反流容积的总和,因此,反流容积=心搏量(通过反流瓣膜)—心搏量(通过有效瓣膜)。反流分数=反流容积/总心搏量×%。如果存在其他大量瓣膜反流,这个计算方法就不准了。轻度反流时,瓣膜结构和活动多为正常,左室内径正常范围,彩色多普勒显示的中心性反流束,反流束宽度与左室流出道(LVOT)内径宽度比为25%,反流束频谱较淡,压力半降时间(PHT)较长ms,LVOT血流比肺动脉血流轻度增加,没有降主动脉内舒张期反向血流或者主要存在于舒张早期的反向血流。反流容积30ml/次,反流分数30%。中度反流时,瓣膜可能出现异常,包括瓣叶活动障碍、瓣环或瓣架与自体瓣环分离造成瓣周反流、生物瓣瓣叶增厚或毁损。此时左室内径正常或轻大,中心性反流束宽度与LVOT内径宽度比为26%~64%,反流频谱呈实心填充状,PHT~ms,LVOT血流与肺动脉血流比中度增加,降主动脉内舒张期反向血流时相延长,反流容积30~59ml/次,反流分数30%~50%。重度反流时,瓣膜通常为本身异常,左室扩大,中心性反流束宽度与LVOT内径宽度比为65%,频谱填充,PHTms,LVOT血流比上肺动脉血流明显增加,降主动脉内舒张期反流可以延续整个舒张期,反流容积60ml/次,反流分数50%。在多普勒评价指标中,PHT~时需要结合舒张期降主动脉内的逆向血流的持续时间,还要注意PHT是受左室顺应性影响的,顺应性减低时会低估反流程度。另需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偏心性反流,使用反流束宽度与左室流出道内径比值这个指标是不太准确的。
(二)二尖瓣人工瓣膜反流评价二尖瓣人工瓣膜反流评价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1.直接征象:显示瓣膜的反流。2.间接征象:包括左室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较低的输出量、二尖瓣跨瓣流速增高(最准确)、DVI变大、反流束频谱形态变化、左室侧出现较大的血流汇聚区域和肺动脉压力增高。需要注意的是,PHT一般正常。图1显示的是二尖瓣机械瓣少量瓣周漏的情况,心尖四腔心切面可见在二尖瓣前叶瓣环外侧出现一束异常血流。
图1
图2显示二尖瓣位生物瓣大量瓣周漏,频谱即为二尖瓣反流的频谱,速度很高,呈实心填充状。
图2
人工瓣的反流程度判断比较困难,能够估测二尖瓣反流容积,用左室整体的每博量减去LVOT的每博量,但是这个方法重复性不好,三维超声也许可以改善这个情况但实际应用比较少。所以最好能够结合TTE和TEE进行检查。中心性反流与自体瓣膜反流评价方法相同。目前比较好的办法是测量缩流径,特别是用于瓣周反流时较为准确,轻度的为1~3mm,中度为3~6mm,6mm为重度。也可以利用血流汇聚法结合连续多普勒检测的MR速度估测有效反流口面积,但这个方法实际操作性不大好并且经常高估反流程度,一般重度反流口面积0.5cm2。
表2
表2显示的结合TTE和TEE评价二尖瓣位人工瓣反流程度的指标。分为结构性指标、多普勒指标和定量指标。结构性指标包括左室大小和瓣膜本身情况。轻度反流时LV正常大小,瓣膜本身正常,中度反流时左室可轻度增大,重度时一般是增大的。中重度反流时人工瓣本身通常是异常的。多普勒指标包括反流束面积、缩流径、频谱的浓密程度和外形、肺静脉血流。轻度时反流束面积小、呈中心性,反流束面积为4cm2或20%左房面积,中度时没有统一标准,重度时可能为较大的中心性反流束,面积通常8cm2或40%左房面积或是明显巨大的在左房内折返的反流束。第二为血流汇聚结合频谱形态,轻度时没有汇聚或汇聚面积小,频谱浓度较淡,频谱形态为抛物线形,中度时汇聚面积增加,频谱浓密,包络线为抛物线形,重度时汇聚面积较大,频谱浓密,包络线为三角形,峰值前移。第三个指标为肺静脉血流,轻度时肺静脉血流仍以收缩期为主,中度时收缩期血流减小,但需要排除其他原因的减小,如房颤和左房压力增高;重度时收缩期血流反向。定量指标包括缩流径(VC)、反流容积、反流分数和有效反流口面积。VC轻度为0.3cm,重度0.6cm。Rvol(反流容积)轻度为30ml,重度为60ml。RF(反流分数)轻度为30%,重度60%。EROA(有效反流口面积)轻度0.2cm2,重度0.5。总之,以上这些指标都是为判断反流程度提供依据,需要综合判断。
来源: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