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动态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经导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一例肌部室间隔缺损的经导管介入治疗。患儿是来自陕南的4岁女孩,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提示肌部室间隔缺损,直径约5mm。针对肌部室缺手术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术前心血管内科王娟莉主任组织科室医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精心的准备,放射科、手术麻醉科积极配合,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张戈军教授的指导下,施行了封堵手术。

在术中通过细致耐心的操作,采用了仅撤出长鞘的内鞘而保留交换导丝释放封堵器的方法,在两次释放封堵器不理想的情况下,很快重新建立输送轨道,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经过近2小时的努力,植入了8mm的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即刻经左心室造影显示室间隔分流消失,主动脉造影瓣膜无反流,心脏超声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术后患儿心脏杂音消失,目前恢复良好。

室间隔缺损(VSD)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而肌部室间隔缺损比较少见,约占全部室缺的3%。婴幼儿肌部室缺由于左向右分流量比较大,可早期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早年夭折。

过去通常由右心路径进行外科手术,但对于室缺靠近心尖者,由于右室面有较多的肌小梁及调节束存在,常常难以满意暴露室缺开口。若选择左心室开口,虽可充分显示室缺开口,但由于左心室切开对心肌收缩功能影响较大,术后可引起左室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同样,经导管介入封堵肌部室缺目前也存在很多困难。首先,因为缺损靠近心尖和右心室存在较多的肌小梁,肌部室缺建立输送轨道较膜周部室缺相对更困难,如果封堵器选择不合适需要重新建立轨道,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其次,建立输送轨道时输送长鞘的张力较大,加之如果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心功能不全,需要更大的输送鞘,因此更容易引起三尖瓣损伤,严重时需要外科手术修补。因此,肌部室缺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稳步进行常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挑战,将逐步开展疑难、复杂病例的介入手术治疗,提高先心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为更多患儿创造福祉。

信息来源:医院

医院分支机构信息









































有治好白癜风的吗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z/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