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期的那几年,是我国铁路部门历史上机构变动最大的时期。先是在全路范围内全部撤销铁路分局的设置,随后"撤站并段"进入高潮,很多基层站段合并为一个单位。
某铁路机务段地处于省城枢纽地区附近,规模很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运输任务特别繁忙。在与其他几个机务段的竞争中,占据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一举将原四个铁路分局所属的九个货运及客货混合机务段全部收入囊中。随之管理地域横跨两个省十多个地级市,一度拥有职工一万三千多人,配属各类机车四、五百台。
新的单位合并之初,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交路调整、适应磨合、生产力布局优化……等一系列工作林林总总、堆积如山、百业待兴、任务多多。
搞好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无法谈起。只有把安全工作牢牢地控制好,才能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放心抓好其他工作。
而确保安全生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规范广大职工的作业行为。必须要对违章作业的问题严格监控、严厉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才能强化职工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
于是,大幅度增加安全监控人员的问题就摆上了单位主要领导的议事日程。但是,机务段本部所在地的专业人员毕竟有限,只能从管内所属的"异地车间"中临时抽调增援力量来解燃眉之急。
那么问题来了,由于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同志随着精简机构的不断深入,纷纷被调整回家"内养",各个"异地车间"的专业管理人员同样也是捉襟见肘、左支右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方面既要为段里选派合适的工作人员,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影响本车间正常的工作,权衡利弊,显然后者更加重要。因为,一旦工作出现差错,将会涉及到车间的整体利益。
于是,一些平时不愿意"跑车"、消极怠工、偷懒耍滑、油头滑脑的落后职工和部分刚刚从有关学校接受提职司机培训后,尚不能独立担任机车司机工作的"练习司机"便滥竽充数,被很多车间领导无可奈何地"推荐"到了机务段安全科应付差事。
机务段科室内的管理干部有严格的聘任标准和定编限制,这些临时从各车间抽调上来的"杂牌军"当然无法"一跃而上"成为科室干部,但是却可以暂时充当安全检查人员使用。这样,机务段安全科下属的"监控大队"便应运而生。
监控队由二十多个来自于各个运用车间的"精英"组成,绝大部分队员都是初出茅庐的"小屁孩儿",普遍二、三十岁,业务能力和行车经验差强人意,"小虎队"也因此而得名。
某运用车间机车队长兼党支部书记Y某被抽调到安全科担任监控队长,Y队长一向以管理严、标准高、下手狠而著称。为了不辱使命大干一场,圆满地完成段领导交办的任务。Y队长对小虎队"成员约法三章,要求无论如何,每人每月至少要完成六十件的"发牌"、"出票"指标。并且与工资收入相挂钩,多罚多得。如果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六十件任务,不但扣发当事人的工资奖金,而且还将会被退回到原车间继续从事一线工人的工作。
不用辛辛苦苦地"干活儿"、"受气",悠闲自在,还有权力检查、考核别人,走到哪里都能够说"上句儿",并且收入可观,远远地超过奔波在行车一线的机车司机,无疑是机务段很多机车乘务员都梦寐以求的好差使。在Y队长声情并茂的鼓动下,"小虎队员"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格外亢奋,很快就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地进入角色。
不过,每人每月六十件问题的指标完成起来确实有不小的难度。一开始,这些"小虎队员"们还能够基本上履行职责,认真地按"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标准化"的内容,实事求是地进行对照考核。然而半个月过后,很多人却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为什么?原来绝大多数人仅仅完成了十多个考核指标。还差四十多个没有着落,在只剩下十多天的时间里,必须要足额交卷,无异于迫在眉睫、火烧眉毛。
病急乱投医,先解燃眉之急再说,弄虚作假牵强凑数无疑是最快的捷径。于是,开动脑筋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随便登上机车看看,口口声声地告诉值乘的机车司机没有事儿。过几天,诸如手电筒亮度不够、操作台上物品摆放不整齐、行车揭示不按规定消记、机械间地板上有杂物等问题便很快无中生有地出现在考核通报中。还有的甚至都不用登上机车,隔着远远的距离,将机车型号和时间、地点记下来。随心所欲地编造机车闸瓦到限、制动缸活塞行程长、砂管位置不正、砂管不畅通、砂箱砂量不足、机车运行中司机间断瞭望等问题。
很多职工经常莫名其妙地被"小虎队员"考核扣款,事后却连"主儿"都找不到,"点儿背"的人甚至每个月竟然达到五、六个"B类"之多。三个"不知道"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不知道是谁给发的牌、出的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别人编造原因考核;不知道今后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由于部分"小虎队员"口碑不佳,"不按套路出牌","小虎队"的称呼逐渐被人们在私下里以"狗仔队"所代替。
由于矫枉过正和凭空捏造,一时间"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不但严重地影响了广大行车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有一次,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司机在车站停车后认真检查机车时,被有关"小虎队员"诬陷为"简化作业"。当时气得血压升高,突发心脏疾病,晕倒在车站站台上。幸好被车站接发车的助理值班员发现后,及时医院。这下子,可捅了"大篓子",弄虚作假的"小虎队员"差一点儿被当事人家属追究责任。好在老师傅心胸宽广、顾全大局,事后高抬贵手原谅了他。
铁路行车公寓是安排机车、车辆、列车乘务员等有关行车人员在外地休息的场所,按照规定,任何人在入住期间,都绝对禁止饮酒,这也一直是铁路部门铁的纪律。然而,作为专门检查别人的个别"小虎队"队员,自然没有当回事儿。一天,两个队员在外饮酒后,肆无忌惮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公寓。不巧,在值班室窗口处遇到了正在检查公寓工作的某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劳人部门的领导干部。浓烈刺鼻的酒味和红得像"猴腚儿"一样的脸庞,立即引起了路局领导的注意。再三盘问之下,终于露出了马脚。"李鬼遇上了李逵",从而被在全局范围内通报批评。
个别不能洁身自好的"小虎队员"的所作所为以及广大机车乘务员强烈的不满情绪,很快引起了段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因势利导,采取断然措施,将滥竽充数的"小虎队员"全部撤换。改由一些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老指导司机接替,作为"虎头"的Y队长也因咎被发配到偏远的"异地车间"。监控队改由安全科副科长直接领导,并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有关安全检查管理办法,严格坚持考核标准。一,必须要"人赃俱获",证据确凿;二,大幅度下调考核指标;三,考核内容必须要经得起推敲。安全检查工作开始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滑稽可笑的是,尽管当年的"小虎队员"非议颇多,但是因为与各自所在地运用车间的主要领导关系甚笃,自然少不了人们都心知肚明的特殊照顾和提携。经过那段时间的"镀金"后,很多人都先后成为了指导司机和机车队长,继续管理曾经被其多次巧立名目无中生有考核扣款的机车乘务员队伍,"孙悟空终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