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瓣膜和心血管器械创新专家观点

在上篇的心脏瓣膜市场分析中,华兴医疗观点提出,完全不同于影像、外科、骨科、心血管支架等国产替代进口的传统路径,国产瓣膜在理念培养和技术打磨等方面,已成为市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这背后离不开一群奋斗在一线、热爱创新和研发的医生集体,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外,付出更多努力,将临床的创新愿景变为现实。医生是医疗产品举足轻重的用户,他们的观点理应被重视。

我们特别邀请医院心血管内科沈雳教授、潘文志教授就心脏瓣膜和心血管器械的创新趋势、创业公司机遇等进行了专业问答。

沈雳教授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FACC,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enterforCardiovascularinnovations,CCI)秘书长

■中国人的解剖学构造和其他族裔有多大差别,我们确实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心血管器械的研发吗?

我觉得人种间解剖结构大致相似,目前大部分国外的心血管器械绝大多数都能适用中国患者。比如说心血管支架,国外和国内的有什么区别呢?再如,大血管支架也没有大的区别。

说到介入瓣膜,总体的结构也差不多,但基于目前中国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国外有差异,比如二叶式主动脉瓣在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例中发现率较高,在此方面中国可能会设计出一些与国外瓣膜有所差别的瓣膜,但总体差异不大,设计原理是优秀的就行。

本土创新和国际上的趋势是一个方向。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的器械研发,首先还是要基于中国的临床需求。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中国有大样本的临床患者数据和病例。在创新方向的共性趋势下,我们应该利用该优势加速基于本土的原创器械开发和研究。目前中国最缺的就是颠覆性创新思想和技术,仍有那么多临床需求和问题没有去解决。

■现在讲到瓣膜置换和修复,在中国,外科路径的生物瓣膜仍是主流。那内科路径的介入瓣膜您觉得什么时候才可以比较成熟?

虽然还谈不上成熟,但主动脉瓣介入置换我觉得很快会成为一个主流,同时要看病人人数和价格这两方面。主动脉瓣介入置换(的操作)随着器械的改进,其学习曲线会逐渐缩短,医生操作会更容易及安全,这有利于其进一步推广。

尽管二尖瓣及其周围结构很复杂,无论置换还是修复,短期内都会受到限制,外科(经心尖路径),尤其是二尖瓣修复会更加成熟些,但从整个介入瓣膜发展的历程看,二尖瓣(介入治疗)迟早也会被攻破的。因为刚开始我们做(主动脉瓣介入手术)的时候也觉得很困难和复杂,但现在越来越趋于简单。

■心血管领域的器械研发和创新,国外有什么趋势?介入瓣膜在国外是否比较成熟?

介入瓣膜还剩下一块没攻坚下来,就是二尖瓣系统,现在国内外很多家都在做。我们也有做,但还是刚起步。毕竟我们的工程能力还不强,我们医生想出来的东西还不能特别完美。

相对于二尖瓣的修复,二尖瓣的置换更困难,主要是受它本身的结构所限。二尖瓣难于主动脉瓣,主要原因在于二尖瓣整个毗邻的结构特别复杂,再者就是它没有直接的像主动脉瓣的一个通道、可以支撑的点。主动脉的位置就像是一个烟囱,但二尖瓣环就很难固定。

现在很多人就走捷径做二尖瓣的修复,但介入做二尖瓣修复遇到很多问题。介入做二尖瓣修复其实大部分原理是源于外科二尖瓣修复的设计,只是把它介入化了。你这样做了还比不上外科开刀的效果那么好,效果不像直视下做得那么好。而且手术操作的时间也特别长,在这个性价比不高的情况下就很难推进。

二尖瓣介入器械现在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大家预想。我们见过好几种设计,医生的学习曲线肯定特别长,效果也不一定好。这种情况对外科来说,开胸把它换掉其实很简单。

潘文志医生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年获得复旦大学心内科博士学位。参与国内多个介入性瓣膜器械(上海微创、杭州启明、北京乐普、上海捍宇)的临床研究及器械研发。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转化2项。发明专利“一种瓣膜夹合器”在第二届中国心血管诊疗技术及器械创新大赛中获得最佳投资奖。

■根据您的临床经验,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关闭不全和狭窄的发生比例是怎么样的?

二尖瓣返流肯定是最多的,我说的这个多,指的是有临床意义的、必须要接受治疗的患者,不需要治疗的没有意义。第二位可能是主动脉返流,第三位是主动脉瓣狭窄,然后第四位是二尖瓣狭窄。

全中国,二尖瓣返流患者大约在万例,主动脉狭窄万左右,二尖瓣狭窄万例左右。对主动脉瓣病变来说,国内主动脉瓣返流多,国外主动脉瓣狭窄多。

目前适合做介入性主动脉瓣患者很多,但手术量还不是很大,我们中心预计今年可做例左右。限制瓣膜介入技术临床推广的原因包括:价格问题,社会认识问题,适应症问题。

就目前技术发展情况来说,做的大多数还是老年人,不能耐受外科开刀的患者;能外科开刀年轻人,目前还是首选外科手术。

■瓣膜手术包括置换和修复,二尖瓣是否应以修复为主?您如何看待经导管二尖瓣修置换术(TMVR)?

国外是修复多,置换少,国内反过来。修复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手术比较难做。置换的效率高,比较快。修复特别考验医生的技术,二尖瓣修复做得好的医生并不多。大家都知道好,但是做好它的人不多。

二尖瓣修复又包括瓣环成形术和瓣叶修复术,这两种手术大部分都是联用的,很少单用。

目前国内外多个厂家正在研制经导管二尖瓣修置换术(TMVR),但大多还不是太成熟。我相信TMVR最后还是会成功的,但研发周期比较长、过程会比较艰难,至少5年之后才可能获批上市。

■国内目前介入瓣膜的产品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对于介入性人工主动脉瓣瓣膜,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呢?进口和国产瓣膜各有什么优缺点?

首先,瓣膜做到可回收,其次防漏也很重要,最后材料需要持久耐受。短期







































白脉软膏对外伤白癜风治疗效果如何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xgyy/8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