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
他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心脏搭桥手术被国际上公认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办法....?
5月12日,带着同样疑惑的小编,医院,用镜头记录了这一个神秘手术的全过程。
——心脏搭桥手术
定义
搭桥手术顾名思义,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手术背景
1
病人简介
王先生,62岁,许昌人,年5月10日因运动后出现胸闷、胸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医院,经检查得知,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三支病变,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3、2型糖尿病。住院观察2日后于5.12日上午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2
专家团队
北京心血管疾病专家团队
心脏内科团队:
由来自医院、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知名专家组成,医院坐诊、查房,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筛查、治疗等。
心脏外科团队:
由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核心专家组成,由主刀、麻醉、体外循环、器械、术后监护、康复等相关专家全程对心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手术过程
5.12上午,8:00手术团队进行常规术前讨论
8::50手术护士准备搭桥手术所用到的部分器械,
8:55,手术医生准备术前麻醉准备。
9::00,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
NO1:静脉桥搭建过程
手术医生对刀口位置进行消毒后使用电切刀,逐渐分离皮下组织。
搭桥手术所用的“桥”,分为动脉桥和静脉桥,取自患者身体不同部位。下面图为取静脉桥过程,血管为腿上的大隐静脉,此处血管丰富,取下一根不影响整体功能,因此“桥”血管多取自此处。
首先要切开血管外部的皮肤。沿着血管外部切开后,血管暴露出来。
剥离血管的过程,需要寻找并逐一剥离周围的分支小血管,并做好切口两侧的结扎。
“桥”血管取出后,需要将刀口缝合。
此处解释一下,为何搭桥多选用腿上的大隐静脉?
原因在于它的生理结构,它是人体最长的浅静脉,比较直,口径与自身冠脉比较匹配。另外,下肢有深浅两套静脉回流系统,取下浅静脉后,回流的血液一段时间侧支循环建立,可以通过深静脉回流,不影响下肢功能。因此,大隐静脉成为心脏搭桥手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这是从腿上取下来的大隐静脉“桥”材料,使用前再次确认侧支小血管结扎好。
桥血管接口,从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切口连接,透过心脏表面的脂肪层,继续缝针。
NO2:动脉桥搭建过程
动脉桥一般指的是乳内动脉,由于其位置相对隐蔽,需要开胸后慢慢取下。
乳内动脉周围组织非常复杂,所以需要手术医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取下来的时候,血管外面包围了一层其他组织。动脉血管的韧性要好于静脉血管,远期通畅率要好一些,因此搭桥手术首选使用动脉桥。
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血管切口,由于是不停跳心脏搭桥,镊子两侧为固定器,使得跳动的心脏局部固定,以便于手术进行。
两个血管全部缝合后,手术已基本接近尾声。手术医生把填塞胸腔空隙的纱布取出,外科医生用力攥,挤压出其中的血液,直接回收。
同时手术护士认真核查手术工具,防止工具遗漏在病人体内。
检查完成后,手术医生进行最后的缝合工作。
下午14:10,历经5个多小时,手术终于圆满成功,图为手术室工作人员合力将患者转移出手术室,护送至重症监护室。
患者转移至重症监护室后,将在这里留观,直至清醒。
病人术后一切正常,5月16日从重症监护室转移至心胸外科疗养。
备注声明:此次采访医院手术室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灭菌,并全程由一名外科医生监督。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丨徐鼎烨
摄影丨徐鼎烨
本期编辑丨木宁
内容来源丨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