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多学会发布了基于GRADE循证医学方法学的优化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的治疗指南。该指南是继年10月-年1月欧美关于心脏骤停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更新之后的又一重磅发布。现将指南内容介绍如下:
引言
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生率大概是每10万人中55例,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OHCA预后很差,出院存活率仅3.9%-7.1%。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报告指出OHCA出院存活率正在提升,最高超出10%,而且OHCA患者只要出院存活,往往长期预后较好。因此提高OHCA患者的早期生存率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基于区域的以及国家的项目方案,旨在提高院前响应,执行院内最佳临床实践,以及维持骤停后生存率的完整性均可以改善OHCA患者预后。
目前,对于全面又实用,并且强调心脏骤停后管理的完整性等方面有较高的需求性。本指南编写则侧重于对OHCA院内治疗阶段的实践指南推荐。主要包括4个方面,我们称之为“治疗集束”(carebundle):
1、目标体温管理(TTM)
2、冠脉造影以及血运重建
3、ICU管理
4、心脏骤停后的区域化管理
以下按顺序分别对上述内容进行提问与回答:
Q1:可电击心律是否推荐TTM?
A1:对于初始是可电击心律,ROSC后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的OHCA患者,我们推荐实施TTM(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Q2:不可电击心律是否推荐TTM?
A2:对于初始是非可电击心律,ROSC后而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的OHCA患者,我们建议实施TTM(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3:院内心脏骤停是否推荐TTM?
A3:无论初始心律如何,对于院内心脏骤停,ROSC后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我们建议可以考虑实施TTM(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4:TTM维持期温度应该是多少?
A4:对于实施TTM的患者,我们推荐体温维持在33-36℃(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Q5:院前开用TTM的有无推荐?
A5:OHCA患者ROSC之后,不推荐院前静脉使用冰盐水进行降温(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Q6:实施TTM有无特别好的方法?
A6:我们建议体表降温或血管内降温技术都可以用于TTM的诱导及维持(条件推荐;低证据质量)。
Q7-8:TTM理想的时间与TTM后预防发热
A7:我们建议目TTM应该维持至少24h(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A8:完成初始范畴的TTM后,我们建议继续24h以上的TTM以预防发热(37.5)(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编辑注:TTM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亚低温。
Q9-10:OHCA患者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时冠脉造影的作用是什么?
A9:对于STEMI的OHCA患者,如果心导管室以及相关设备可以快速获得,我们推荐立即行冠脉造影,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CI)(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A10:对于STEMI的OHCA患者,如果心导管室以及相关设备无法及时获得行PPCI,在没有纤溶治疗的禁忌症前提下,我们推荐使用纤溶治疗(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Q11-12:OHCA患者无STEMI时冠脉造影的作用是什么?
A11:对于继续进行持续复苏措施的患者,我们不推荐使用纤溶药物作为急性或辅助干预措施(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A12:OHCA没有ST段抬高的患者,如果高度怀疑因为急性冠脉事件造成潜在的缺血性病变,同时没有严重基础疾病以及血管造影的禁忌症,我们建议冠脉造影,做或者不做PCI(条件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Q13-14:关于OHCA存活患者冠脉病灶的预测方面
A13:对于OHCA患者,为便于指导冠脉造影的使用及其时机,我们推荐应该考虑急性冠脉病灶所致的那些急性缺血性病因的可能性(强推荐;极低证据质量)(即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既往冠脉病史、ROSC后ST段压低等)。
A14:在急性期,不要使用肌钙蛋白用于预测是否存在急性冠脉病灶,也不要用于指导紧急冠脉造影的实施(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Q15:TTM联合冠脉造影是否可以联合应用?
A15:对于ROSC后昏迷的患者,如果TTM以及血管造影都有必要,我们建议可以联合实施(条件推荐;低级证据质量)。
Q16:体温测量
A16:我们建议在低温诱导、维持以及复温过程中应该进行连续性体温监测。但是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建议最好放置于哪一部位或使用何种监测手段(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17:体温测量
A17:我们建议对于OHCA接受TTM的患者使用有效的镇静评分工具用于滴定麻醉以及镇静的药物剂量,目标是患者尽量舒适,尽量降低焦虑以及谵妄的发生率,并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18:关于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使用
A18:对于在接受TTM的患者,应该执行渐进性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寒颤:包括开始时使用皮肤加温(覆盖热循环空气毯),对乙酰氨基酚,或静脉补充镁;如果持续性寒颤,在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之前,应该先尝试使用阿片类药物,丙泊酚或者右美托咪定(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19:要达到怎样的氧合水平?
A19:对于OHCA患者,我们建议通过氧疗维持氧分压在60-mmHg之间(条件推荐;低证据质量)。
Q20:机械通气者PaCO2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A20:对于OHCA,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我们建议应该保持PaCO2在正常范围(条件推荐;低证据质量)。
Q21:测乳酸要多勤快?
A21:我们建议在OHCA后的至少24h,每4-6h测量一次血清乳酸的水平(条件推荐;低证据质量)。
Q22:平均动脉压目标是多少?
A22:我们建议,对于OHCA患者,平均动脉压至少维持在65mmHg以上,通过静脉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者正性肌力药物(条件推荐;低证据质量)。
Q23:CVP监测与目标
A23: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的OHCA患者,我们建议监测CVP,但是这里没有一个特定最低值推荐指导治疗(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24:血色素目标是多少?
A24:我们建议OHCA患者必要时输注红细胞,目标是血色素80g/L及以上(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25: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A25:对于反复发作的VF/VT,非持续发作的VT或心室异位节律,我们建议住院早期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条件推荐;极低证据质量)。
Q26:区域性OHCA救治系统
A26:我们推荐使用“最佳实践”规范以及临床治疗路径用于管理OHCA患者,从院前开始,一直持续到出院(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Q27:多学科支撑
A27:我们推荐主管OHCA患者的临床医生应该确保及时获得合适的ROSC后病人的专科会诊,包括心内,24/7PCI,心外,电生理,神内,ICU相关科室的会诊工作(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上图为推荐意见总结
本文作者:江利冰
责任编辑:蒋守银
急诊医学资讯指南数据库持续大量更新,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